帶孩子去音樂廳聽現場音樂會“接受熏陶”前請您三思
幾年前有了孩子后,不少親朋會這樣說:你常去聽音樂會,以后也可以帶上娃一起去,讓他也熏陶熏陶。場面上的客套話自是不足掛齒,但如果真要討論該不該帶孩子去音樂廳通過聽現場音樂會的方式來接受音樂熏陶,那筆者的觀點是:絕對不該!
首先明確一下這里討論的“音樂會”的概念,不是那種專門設計的兒童音樂會、親子音樂會、多媒體視聽音樂會等,而是正兒八經的古典音樂會(交響音樂會、獨奏音樂會等)。此類演出,除去中場休息,上下半場演奏時間通常分別在40至50分鐘左右(還有不少大型作品一演就是在一小時以上)。在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內,不能走動,不能說話,不能玩玩具(按照音樂會禮儀,手機也不應該拿出來玩),只能在座位上好好坐著。憑心而論,這對從沒接觸過音樂或對音樂本不怎么感興趣的大人,恐怕都會是一種煎熬,更別提小孩子了。
孩子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本就不長,帶他們去影院看一部動畫電影他都不一定能安安穩穩地從頭看到尾,遑論一場基本沒有任何“視覺”(包括故事進行、服化道、演員走位以及鏡頭調度、景別切換等)刺激的音樂會。當然,我們不排除有少數天才兒童一聽音樂會就如癡如醉,可大多數孩子的現場表現,輕則煩躁不安、東張西望、無心戀“曲”,重則敲踢前排椅背,甚至高聲嚷嚷、直接哭鬧。跟“熊孩子”們臨坐或同場的觀眾以及舞臺上的音樂家,他們的負面情緒絕對可以理解,并且筆者相信每一個去過現場音樂會的人都或多或少見識過讓人抓狂的“熊孩子”。但仔細想來,這也只是孩子的天性使然,真要怪,應該怪那些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帶他們來音樂會現場的“熊父母”。
家長們請稍安勿躁。不帶孩子去音樂廳,不代表不讓孩子接受音樂熏陶與教育。一兩百年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也沒有普及性的唱片及播放設備,要聽音樂除了自己或請人演奏,就只有前往特定的場所。時代和條件的限制客觀造成了“必須要去音樂廳(或教堂)接受音樂熏陶”。而在如今這個任何信息與資料都幾乎伸手可得的時代,“熏陶”的方式多樣又自由,比如常在家里播放音樂唱片。并不需要有多高級的音響設備,“熏陶”需要的是音樂的環境和氛圍。比起音響效果的好壞,更重要的是時間的長短,哪怕直接用手機播放音樂軟件里的海量音樂資源也未嘗不可。
如今的科技水平,筆者個人認為,許多手機外放或一個廉價的有源音箱都基本可以滿足入門級別的“耳朵”。幾百上千元的音樂會門票錢,真心不如等價買些唱片、影碟或成為數字音樂媒體的會員,不僅能聽能看非常好的版本,還可以隨時甚至隨地反復及無限次地欣賞。家長如果有音樂修養,可以在和孩子一起聆聽和觀賞的過程中,進行引導與答疑解惑;沒有音樂知識的家長,除了大量優質的音樂圖書可參考外,如今我國各大文藝院團、音樂家、普通音樂教師,甚至愛好者的線上線下音樂講座和普及講解類音視頻也都是非常好的幫手,而且絕大多數免費或只是一兩杯咖啡的花銷。
筆者親身經歷過音樂會的鄰座是一對父女,“極為盡責”的爸爸幾乎充當了“同聲傳譯”,跟著音樂的進行時時告訴小女兒這會兒演奏的是某某樂器,現在音樂的狀態和情緒是什么樣的。毫無疑問這應該是在家里為孩子營造“音樂氛圍”時做的事。在家里既可以充分講清講透,也是一直提倡的“父母高質量陪伴”的絕佳方式之一。放到音樂會現場來做,孩子能不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尚不知曉,鄰座觀眾的觀演體驗極差那是無疑了。熏陶沉浸需要環境,學習積累更需要時間,這都不是靠一場音樂會那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做到的。
當然,現場音樂會確實是有聽錄音、看視頻無法替代的感受和價值的,但那是對“有準備的耳朵”而言的。打一個可能欠妥的比方,聽古典音樂(主要指那些經過時間考驗而傳下來的有相當藝術價值的音樂)好比我們閱讀文學名著,10歲和50歲人讀的感受可能完全不一樣。即使是同年齡段的人,有文學修養和沒有文學修養的人,讀出的體會也大相徑庭。對絕大多數10歲及更小的孩子而言,沒有相當的生活閱歷,他們根本無法理解那些作品中情感與人性的復雜幽微;沒有一定的文學修養,他們也無法體會那些作家筆下文字語言的個性、結構布局的巧妙。沒有積累沒有閱歷,讀名著和讀普通網絡小說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都只是“看個故事”而已。同理,不客氣地說:初聽交響樂的人,他的耳朵其實是無從分辨那些確實只有在現場才能聽到的聲部細節的。對于剛入門的琴童,你就算讓他去現場看郎朗甚至穿越時空去看霍洛維茨甚至李斯特的演奏,絕大多數人也無法品出這類級別的演奏家和普通鋼琴手的觸鍵及踏板運用,到底有著怎樣的天差地別。如果是沒接觸過音樂的孩子,恐怕還能給你來一句:這個爺爺彈得跟我哥哥姐姐一樣好。
隨著經濟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對很多國人來說,聽一場音樂會早已不是一件奢侈的或可以用來附庸風雅作為顯擺的稀奇事。正因如此,我們的廣大家長才更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去音樂會不是孩子音樂啟蒙和接受熏陶的惟一途徑,音樂教育也不應該在音樂會過程中“同步進行”。
帶孩子進入音樂廳前,懇請您三思!如果您和您的孩子都還沒有做好聆聽現場音樂會的準備,那么,請放過自己、放過孩子,也放過那些同樣花錢卻是真正來享受音樂的觀眾們。不利己還損人的事兒,怎么著都不應該做吧。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