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改變音樂教育行業
去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成為國家戰略工程!兑巹潯分忻鞔_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
隨后,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重點部署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任務,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
在政策利好的環境下,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學習打開了新的大門,音樂教育也將從這種新技術所帶來的效率提升中受益。那么,對于“口傳心授”的線下會具有什么優勢呢?
科學化和個性化
人工智能的時代,大數據的運用往往對效率的提升、質量的增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世界知名教育公司培生在一份名為《An Argument for AIin Education》的報告中稱,技術已經可以讓音樂樂器和輔助教學內容與數字化的功能進行結合,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來監測和指導學生的學習,并提供更好的建議。
普惠性和規范化
線下的服務供給不足,只能支撐學生一周上一節主課,剩下的時間學生只能自己練習。其次,師資良莠不齊,家長難以甄別,一個合格的老師至少要經過5年的學習和3年的實戰經驗,而滿足這些條件的優質師資又比較匱乏。
人工智能的確能夠改變現有的音樂教育體系,但是要讓它與真正的音樂教學指導相結合并成為一種可用的工具,依然需要對這一門藝術形式的更多的了解。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