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斷奏的演奏要領:
練習時右手放在正常的彈奏位置上。手腕和手指保持穩固,整個手臂和手也隨之抬起。這樣手指便可離鍵約2、3寸遠。接著快速下鍵,下鍵時手指擺好要彈的音位,手腕不要僵硬。整個手臂自然反彈后立即放松,這樣就形成一個響亮的跳音。手臂抬起后自然下落,然后手重新回到正常的彈奏位置上。各個手指依次重復練習這套動作。上面是用夸張的方式來學習這種觸鍵。接下來便可用正常的方式進行練習:手放在正常的彈奏位置上。肌肉保持穩固。手指貼住鍵盤,拇指反復地用斷奏彈出C音,并且用從弱(P)到強(f)的各種層次的力度彈奏。手臂動作的幅度應當減小。肌肉運動的感覺主要在肩部。聲音一旦發出,肌肉立即放松。其余各手指也依次照此練習。在整個手臂手指觸鍵時手腕的運動起到象彈簧一樣的減震作用。否則,我們彈出的手臂跳音會和觸鍵聲一起發出。并且,手指很容易被自己過大的手臂力量觸傷。
不同動作部位斷奏的綜合練習有很多曲目可作參考,如:肖邦波蘭舞曲OP.53,第83小節開始,左手始終斷奏,力度為pp—poco a poco cresc—f—scesc—ff,左手不斷的固定低音力度從pp—ff,左手在83小節用手指斷奏,85-92小節用手腕斷奏,92-98小節小臂斷奏,99-102大臂斷奏,用全身力量演奏100-101小節的重音和sf和弦。
(三) 按音符結構形式分類----單音斷奏、雙音斷奏與和弦斷奏
單音斷奏是斷奏訓練的基礎。在最初學習斷奏時就要掌握好單音斷奏的方法。在演奏時要注意區分是上彈力跳音還是下彈力跳音。
雙音在音樂理論中的名稱叫音程,表示“兩個音級在音高上的相互關系”。先后奏出的叫旋律音程,同時奏出的叫和聲音程。一般習慣把鋼琴上彈奏的和聲音程叫做雙音。雙音的彈奏概念是兩音必須同時整齊發出,因此彈奏的關鍵是“齊”,而發音整齊的關鍵在于手掌的控制。
雙音斷奏的關鍵也離不開這個“齊”字。首先我們在確定好這個雙音斷奏是用反彈力還是下彈力觸鍵后,相同的演奏技巧是手指支撐牢固,手掌一定要保持穩定的拱形,因為這樣才能確保下鍵時兩根手指是同時觸鍵。不彈的手指不要太貼近鍵,以免碰出不該發出的聲音。彈得要有彈性,聲音要集中,如果樂曲要求要突出雙音中的一音,那么就要小心控制好兩根手指的不同用力。
和弦的理論概念是:“在多聲音樂中,按照三度關系排列起來的三個以上的音的結合。”鋼琴是和聲演奏樂器,因此,彈奏和弦最重要的是基本功。
和弦斷奏,它的奏法是三音或三音以上的音同時斷奏。彈奏前的準備:彈奏和弦的各指伸出,觸鍵時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同時觸鍵。然后上臂放松,自然落下。同時手指形狀牢固,抓住和弦把位,建立彈奏和弦的穩固架子,手腕支撐,使力量傳送至指間。在彈奏和弦時,手指觸鍵的瞬間只是起支撐的作用,力量是從全身而來,傳遞給大臂,然后是小臂和腕的作用。就方法而言,和弦斷奏有兩種彈法,一種是反彈力跳音的奏法,即把手放在琴鍵上用一種爆發力彈奏;另一種是手與琴鍵有一定的距離,從上向下彈奏和弦,再迅速離鍵[⑥]。《德彪西練習曲》XII(為和弦而作)是練習和弦斷奏的練習曲之一。
和弦斷奏的要領:
一.要熟悉各種不同和弦的位置,逐步建立彈奏和弦的把位感[⑦]。
二.發音整齊;不彈奏的手指自然抬起,以保證觸鍵時不觸及其它琴鍵。
三.手腕雖然要支撐,使重量傳遞到指間,但不等于僵硬,要注意觸鍵后及時調整,起到緩沖作用,避免出現琴聲加觸鍵聲。否則彈出來的聲音像在“砸”琴。
四.注意演奏和弦時運用的張力[⑧],哪些音該輕哪些該重,手先準備好。需要省力時彈完和弦后立即要放松,不要一直保持這種手的緊張狀態。運用張力本身是一種緊張,如果過分了手會僵硬,勞累。如果完全不用,手上有松松垮垮的,沒有彈性狀態的準備又會造成技巧失誤或聲音松垮。實際上,張力運用的大小與演奏的音型樣式和力度的運用密切相關。
五.除了基于某些特性的需要所形成的少數情況外,和弦斷奏,都必須用放松的手臂演奏[⑨]。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