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難有統一的標準,需要有經驗的教師必要時需要醫生根據每個琴童的具體情況做出判斷。個人認為,如果音樂演奏者的練習超出了他生理和/或心理承受的極限,帶來了肌肉和/或神經的損傷,或者導致演奏和成長的很多方面長時間不能均衡,就是過度了。偶爾過度練習,或許是必要的,尚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恢復,但長期的過度練習會給演奏者帶來巨大的不可逆的身心傷害。早期的身體疼痛也會被家長和教師懷疑為懶惰而忽視,結果經常是在我們確認傷害已經發生的時候,一切已經為時過晚,所以我們琴童家長——尤其是準備走專業演奏道路的——有必要對“我的孩子是否練習過度?”保持警覺。
那怎樣避免過度呢?
首先在心理和思想認識方面 :
(1)在激烈的競爭中,家長和教師首先想到的應是保護孩子,不要過高估計孩子的耐受力,應擺脫功利心和投機心理,看淡考學和比賽等競爭,著眼于人才的長期與全面發展,對過程而不是結果保持全部的關注,和孩子一起享受音樂的學習過程;假使要從經濟學角度看學琴,也最好視之為“長期投資”,對已經發生的經濟和精力投入的長期回報,例如琴童未來的學術表現、綜合素養等給予更多期待;
(2)對孩子有強烈期待的家長應評估和降低自身的焦慮水平,從孩子身上轉移一些注意力到個人其他事務上去,減少陪練的直接參與,并鼓勵其自我管理,獨立思考;
(3)過度練習的琴童也要評估和降低焦慮水平,更廣泛地接觸生活,包括人際交往和其他門類的科學文化等;避免進入演奏的隧道,對其他事情視而不見;逐漸提升對自己的演奏進行聆聽和批評反思的能力,減少對外界回饋的依賴;辯證地看待自身的完美主義傾向:完美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幫助演奏家成長,也使他們不能容忍自己的缺陷,因而陷入過度練習而自我傷害;最重要的是不忽視身體已經出現的疲勞和疼痛信號,及時與外界交流并獲取幫助。
其次在技術方面:
(1)如果長時間練習,琴童要從熱身項目開始,逐漸進入高速的演奏狀態,結束時還應該有放松練習,并且,要把關注力集中在練習的難點上,避免重復性工作;
(2)必要時慢練。慢練讓我們享受音樂之美和磨練耐心,還有減少無謂的肌肉提前緊張的一大益處;
(3)如果曲子已經打磨完美,可以隔日演奏,或暫時放下,幾天后再撿起,直到正式的演出到來的那一天為止,以保持對曲子的新鮮感;
(4)采取“意擬練習”的辦法——在想象中演奏,輕哼曲子,這是做肌肉運動和腦力運動的“分項練習”;
(5)在適當的時機,找周圍的懂音樂的人進行真實演出的模擬,聽取他們的反饋,這樣的互動比關起門來一個人練習更有幫助,因為演奏者單位時間內獲取的有價值回饋更多,提高了時間的使用效率;
(6)定時休息放松,不要等到疲倦和痛疼的時候才想起來休息。一天中,一年中都要安排適當的練習后的放松活動;練習的間歇里可以伴隨深呼吸平躺放松脊椎骨;假日進行各種全身參與的有氧運動,例如非對抗性的徒步旅行;
(7)學習多種全身放松方式。琴童可以由家長幫助按摩,還應學習如何自我按摩某些演奏部位;瑜伽、太極拳、冥想、游泳等手段都有助于放松身心;最有效的辦法或許是“亞歷山大技巧”,一種運用自我觀察和推理消除不必要的肌肉緊張的技巧,它幫助演奏家在生活和演奏中更合理地使用身體,還是耶胡迪·梅紐因學校不對外公開而略帶神秘色彩的必修課之一;
(8)在練琴室放一面全身鏡,讓琴童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演奏姿勢是否舒適自如,增加對姿勢的敏感,及時自我調整。演奏姿勢中關鍵的一條是盡量做弧線運動,避免和強大的地心引力進行直接和長期的對抗。(文/柴林)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