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種“超規律”的變化,帶來了一種特殊的感覺,使整首樂曲的過渡非常自然。硬性規定一個固定的、不變的演奏速度對于這首樂曲相當不現實。此樂段的情緒并不是非常激烈,相對比較平靜,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在演奏時需要對此加以體現。
第二樂段第一小節至第十小節的彈奏,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一是速度的轉變。第一樂段速度較慢,每分鐘只奏四十拍左右。第二樂段的彈奏速度比第一樂段的彈奏速度要快一些,每分鐘彈奏四十七到五十六拍左右。實際上這里的具體速度與前一樂段有很大關系:如果前一樂段速度比較慢,此處也會慢一些;如果前一樂段速度快,此處也會相應快一些。在彈奏時,要注意速度上的變化,適當將速度提高。不過,這一樂段速度的變化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事實上,在第一樂段后半部分,多數人在演奏時都會將速度不自覺地逐漸提高。
但是這種變化非常緩慢,幾乎不會被明顯地察覺。在這種情況下,第二樂段的速度變化就會很正常很自然。在第二樂段的開始部分,速度還是和前一樂段很相似,并不是一下就達到每分鐘五十多拍。這種緩慢的速度變化在第二樂段仍然持續進行,直到第二樂段中部才趨于穩定,保持在每分鐘五十拍左右。二是下滑弦和上滑弦的接續彈奏。在此十小節中,有四處下滑弦和上滑弦的的接續彈奏。彈奏時,在注意兩種滑弦彈奏要領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兩種滑弦彈奏的銜接和整體滑弦效果。首先要注意下滑弦結束后的定位,在下滑弦的止音音位上起奏上滑弦,不要有絲毫的緩腕動作。其次要注意前后銜接的圓滑自然,使兩個不同的滑弦彈奏成為一體。再次要注意整體滑弦效果,彈奏出高質量的滑音。三是顫弦的彈奏。此十小節中有三處顫弦彈奏,不要忽視,要彈奏出明顯的顫音效果。但在力度上要有所掌握,不可過重,否則會適得其反。四是花指的彈奏。第七小節有一處拍前花指彈奏,第八小節有一處拍中花指彈奏。拍前花指的彈奏要注意彈奏要領,應該由慢漸快,由弱到強。還要注意起止音,不能信手彈來。此處花指起音為倍高音1,止音為6。由于此花指是以裝飾音形式在正拍前出現,這就涉及到拍前花指的占拍問題。較普通的處理,就是按照花指演奏的規律占用其前方相鄰音符時值的二分之一。不過,由于此曲速度較慢,此處花指若完全占用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就會顯得冗長。比較合適的處理方法,是占用前面音符時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演奏者對時間的感覺不夠清晰,就簡單地按照一般規律來處理。為了使裝飾音和主音連接為一體,無銜接痕跡,后面的主音5應該用拇指來彈奏。
花指的彈奏在止音6上結束后,拇指順勢向前撥弦,奏響主音。花音的止音與主音之間應該有一定的差異,不能把主音混同到花音中去。這種差異應該依靠主音和花指止音適當的強弱對比來體現。拍中花指所彈奏出的音為占拍花音,彈奏時要注意起止音,大體起音為高音6,止音為高音1。此處花指為一般性花指,按照一般彈奏要領處理即可。花音和前后音的銜接要嚴密,和前后音形成一體。這兩處花指的彈奏效果,均要以清脆明亮,連貫流暢,自然優美為標準。
第二樂段第十一小節至第十八小節的彈奏,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一是花指的彈奏。在此幾小節中,有四處拍前花指彈奏和一處占拍花指彈奏。彈奏時,要注意花音的質量和起止音的大致準確。第一處花音的彈奏起音為高音6,彈奏止音為2;第二處和第三處花音的彈奏起音為高音3,彈奏止音為6;第四處花音的彈奏起音為高音6,彈奏止音為3。占拍花音的彈奏起音為高音6,彈奏止音為3。拍前花指的占拍問題,按照前面的講解處理即可。
二是左右手彈奏的配合。這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左右手配合彈奏的部分。此幾處左右手配合彈奏,基本屬于左右手簡單交替彈奏,技術難度較小。交替彈奏時動作要自然,彈奏力度要一致,音樂效果要和諧。左手撥弦最好使用無名指,即用打弦技巧來完成。相對其他手指撥弦,打弦更適合單獨的、速度較緩慢的彈奏。打弦時,左手手指要依靠腕部的活動來引導,在彈奏的過程中手掌適當內翻,姿勢要自然優美。如果基本功較好,左手在完成彈奏任務之后應接著對后面的音加以揉弦。在左手功能進行轉換時,要注意動作的從容,不要手忙腳亂。左手所奏出的音應該渾厚,具有“包容一切”的深度。在處理時應該盡可能減少音中張揚的個性,使其更加具備廣博的特點。
左手的力度不要過大,彈奏位置應保持在中彈位置。第十八小節右左手抓打的同時彈奏,和前面的左右手交替彈奏有所不同。此處屬于右左手抓打相隔兩個八度的和聲音彈奏。彈奏時,右手八度抓要弱彈,注意做到弱而不虛。左手應該適當加大力度,對打弦音進行強調,起到鋪墊作用。此打弦的手法與一般的打弦稍有不同,手腕基本保持正直,不需要有明顯的內翻。在彈奏中手腕應該發揮調節作用,使指甲的觸弦角度合適。雙手的彈奏,要注意同時性,形成一個彈奏整體。要注意動作的優美,彈奏要輕松自如,柔和協調。三是強弱對比。第十八小節要注意力度的掌握,第一個音是右手奏出的,力度可以稍強,但也要注意音的質量。然后在后一個音上減小力度,造成對比。力度的減小并不意味著放寬了對聲音質量的要求,應該準確按照有關技巧的彈奏要領處理。
第二樂段第十九小節至三十二小節的彈奏,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一是附點音符的處理。第十九小節中出現了兩處附點音符,演奏過程中要保證時值的準確。第二拍中的3,不但時值較短,其力度也弱于其他音,具有一定的過渡音的性質,在演奏時要注意體會。二是顫弦以及按顫弦的彈奏。在此十三小節中,有六處一般顫音和一處按顫音。彈奏時,要注意顫弦要領,彈出明顯的顫音效果,不要漏顫。第十九小節中的顫音6,由于其時值比較短,實際上具有持續顫音的特點,在處理時手法應該向持續顫弦靠近。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第二十四小節中的6音上。在第二十七小節中,有一處按顫音,難度不是很大,但需要注意按音的音準。此處4音實際上要比正常的4音略高一點,這樣從整體上感覺會比較合適。如果對于音高沒有非常精確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就應該按照正常的4音來處理。基本功不夠的演奏者,從任何角度來說都不應該過分追求所謂的“意境”或者“藝術化處理”。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