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北京市文化局主辦,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承辦,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協辦的第二屆北京國際古箏音樂節于7月31日至8月5日在京舉行。
經過5月至7月分賽區預賽選拔,363名包括香港、臺灣在內的各地選手及加拿大等國家選手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總決賽。經過激烈的角逐,由天籟箏樂團副團長周天麗老師率領研究生顏婕、王晶晶、張吟演奏,作曲系研究生張志亮創作的新作品《濁浪》獲得重奏、合奏組金獎;附中學生李媛獲得專業少年組金獎;本科及研究生宋俞霆、顏婕、許琳琳、唐天嬌獲得專業青年組銀獎;張穎、陳雪、廖楚昕等12人獲得專業青年、少年組銅獎。
為期六天的音樂節中,除了民族器樂比賽外,還舉辦了盛世華章——民樂名家協奏曲專場音樂會、中日韓——國際箏樂名家專場音樂會、九大音樂學院專場音樂會、四川音樂學院天籟箏樂團專場音樂會及港澳臺專場音樂會,以及兩場學術講座和兩場論壇。音樂節匯聚了來自內地、港澳臺、加拿大、日本及韓國的眾多古箏表演藝術家。
四川音樂學院天籟箏樂團作為音樂節唯一被邀請舉辦專場音樂會的音樂院校樂團,音樂會大部分演奏的作品由四川音樂學院師生創作:如楊曉忠教授創作的箏獨奏《蜀錦圖》;景徐老師創作的箏與打擊樂《子音》;林怡老師創作的箏合奏《酒殤》;張志亮創作的箏與巴揚《貢嘎聲奇》等。音樂會形式豐富、曲目新穎,從作品到演奏均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及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并對川音能涌現如此多的高質量的創新箏樂作品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此外,天籟箏樂團團長江澹曦副教授及副團長陸晶老師應邀參加了中日韓——國際箏樂名家專場音樂會,由他們共同演繹的作曲系青年教師景徐專門為本次音樂會重新編配的傳統五聲箏與25弦多聲箏的《塵香》成為此場音樂會的亮點,在音樂結束時北京音樂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陸晶老師還參加九大音樂學院專場音樂會,一曲淡雅的《汝色》通過她動情的演奏,為觀眾展現了一幅“夤夜殘夢云破處,松墨煙染天青色”的唯美畫面,獲得界內高度贊揚。
通過這次絢麗而富有創意的古箏專業盛會,專家們給予我們很多寶貴的意見及成績的肯定,讓每位同學都受益匪淺,促使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共同努力讓天籟箏樂團更好的發展下去。我們會堅毅地為古箏事業創造出更加燦爛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