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旋律(人聲)聲部與伴奏(琴聲)聲部的強弱拍形成對比,這是由于歌曲的內容決定的。如舒曼聲樂套曲《詩人之戀》中《我不怨你》歌曲的鋼琴伴奏音型從始至終為八分音符的連奏,在這里伴奏者應注意的是每小節第一拍與第三拍上標明的重音一定要忠實地演奏出來,它與歌聲的旋律重音相反,左手八度低音的進行要彈得稍重些,表現主人公激動、不穩定的心情。(見例1)
例1: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伴奏者與演唱者在處理氣口時做到統一,伴奏者要在心理與演唱者共同歌唱。而且在任何聲樂作品中,即便演唱者聲音再小,也不要從頭至尾踩著弱音踏板;同時,在一些音樂戲劇性較強的詠嘆調中,需要伴奏積極渲染熱烈的氣氛,此時音量應該充分放開。
2、各種聲樂音色與鋼琴伴奏的對比與平衡
音色是音樂中直接觸動人的感官的重要手段。在這一點上,人聲的音色較之樂器的音色有著更豐富的藝術感染力。由于人的聲音各有不同,在音色、音質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同一種樂器的音色、音質上不會有質的不同,而同一聲部的歌唱家卻有巨大差別。比較一下帕瓦羅蒂與卡雷拉斯,再比較一下彭麗媛與宋祖英,我們就會發現,每一位歌唱者都是一件與眾不同的“樂器”,沒有誰和誰音色完全一樣。在聲樂藝術中,無論是獨唱,還是重唱、合唱,都以其色彩的多樣性和廣泛的可能性,擔負起一定的內容表現與形象刻畫的任務。因此伴奏者在給不同的歌唱者伴奏時,一定要先對他(她)的聲音有個大概的了解,這樣才能發揮演唱者的優勢,使之揚長避短,二者容為一體。
① 與美聲演唱者合作
美聲唱法本身很具有穿透力,而且聲部分類比較細,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及男低音。男髙音里又分抒情男髙音與戲劇男高音;女高音分抒情女高音、戲劇女高音及花腔女高音;伴奏者應對于每個聲種的音色有大致了解,再根據作品來處理伴奏的音色。例如:我們平時多與女髙音合作,這個聲種的人較多,而且大都是抒情及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的音色比較圓潤、柔美動聽,為她們伴奏時音色要柔和,抒情些;花腔女高音有著“百靈鳥”般的清脆音色,伴奏的音色要明亮、富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