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國歌劇作品的曲目選擇
歌劇在中國的發展不足百年但取得的成就極其顯著。作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鋼琴伴奏,從寫法到表現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點。
(一) 曲目選擇思路
1.明確中國歌劇發展歷程,掌握各發展階段代表作品。中國歌劇的發展經歷了20世紀初到30年代未的初期階段,新中國建立后的發展階段、繁榮階段和改革開放后的發展階段。每一發展階段都有典型的優秀歌劇作品,如:歌劇《白毛女》開創了新歌劇時代,《洪湖赤衛隊》、《江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當代歌劇創作的最髙成就;歌劇《傷逝》、《原野》等代表了改革開放后歌劇創作的新髙度。鋼琴伴奏者應從優秀作品的視角著眼,洞察中國歌劇伴奏發展特點,多多收集相關資料,從中總結伴奏規律與特點。
2,把握中國歌劇獨特的風格,汲取我國傳統戲曲、民間音樂精髓。中國歌劇作品在使用西方作曲技法進行創作的同時也嘗試著運用中國作曲技法,即創作中融入了地方戲曲、少數民族風格等元素,如:歌劇《黨的女兒》的創作以北方的戲曲板腔為基礎,融入西方歌謠體的寫作手法等。因此就要求鋼琴伴奏者在熟悉傳統音樂語言的基礎上,從節奏、速度、力度、音樂結構、歌詞等方面正確詮釋音樂,并充分挖掘鋼琴自身的音色、音響,使其達到模仿中國傳統樂器的聲音效果。
3,涉獵不同演唱聲種的代表唱段。我國民族歌劇唱段中女聲演唱曲目多于男聲曲目,因此在曲目選擇上應注意彈奏曲目所針對演唱聲種的均衡性。
(二) 中國歌劇作品曲目
在本文提出的曲目選擇原則基礎上,依據上述的曲目選擇思路分析,具體選擇如下:
表5 中國歌劇作品曲目
歌劇 | 唱段 | 聲種 | 作曲家 |
《白毛女》 | 《北風吹》 | 女高音 | 賀敬之詞 |
《恨似高山仇似! | 女高音 | 馬可等曲 | |
《楊白勞》 | 男中音 | ||
《洪湖赤衛隊》 | 《沒有眼淚,沒有悲傷》 | 女高音 | 梅少山等詞 |
《洪湖水,浪打浪》 | 女高音 | 張敬安等曲 | |
《紅珊瑚》 | 《珊瑚頌》 | 女高音 | 趙忠等詞 |
《海風陣陣愁煞人》 | 女高音 | 王錫仁等曲 | |
《江姐》 | 《紅梅贊》 | 女高音 | 閻肅詞 |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 女高音 | 羊鳴等曲 | |
《草原之夜》 | 《飛出苦難的牢籠》 | 女高音 | 任萍詞/羅宗賢曲 |
《傲雷 一蘭》 | 《黑龍江岸邊潔白的玫瑰花》 | 男中音 | 丁毅等詞/王云之等曲 |
《傷逝》 | 《金色的秋光》 | 男高音 | 王泉等詞 |
《刺向我心頭的一把利劍》 | 男高音 | 施光南曲 | |
《不幸的人生》 | 女高音 | ||
《原野》 | 《!我的虎子哥》 | 女高音 | 萬方詞 |
《哦,女人!》 | 男高音 | 金湘曲 | |
《黑色搖籃曲》 | 女中音 | ||
《黨的女兒》 | 《萬里春色滿家園》 | 女高音 | 閻肅等詞/王祖皆等曲 |
《蒼原》 | 《情歌》 | 女高音 | 黃維若等詞 |
《你是草原上美麗的太陽》 | 男中音 | 徐占海等曲 |
四、結論與探討
針對聲樂鋼琴伴奏學習中歌劇曲目繁雜且缺少統一的選擇標準,本文在初步確定的曲目選擇的"風格"性、經典性與實踐性原則基礎上,對中外歌劇作品曲目選擇思路進行具體分析,從外國與中國歌劇作品中分別選出65首、20首唱段,旨在以這些作品為線索,使聲樂鋼琴伴奏學習者理清歌劇發展脈絡,掌握歌劇伴奏特點。
由于作者能力所限,本文所確定的歌劇作品曲目還比較粗淺,沒有深入針對作品進行分析。同時,聲樂鋼琴伴奏還涉及藝術歌曲、民歌等不同體裁形式,這些體裁的鋼琴伴奏曲目選擇與歌劇曲目選擇思路存在不同,這些體裁的鋼琴伴奏曲目如何選擇還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連續敏,鋼琴伴奏的歷史沿革[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8。(03): 164-168.
[2]張紅兵.淺談學習鋼琴伴奏的幾點問題[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4(2):68-69,
[3]張洪島.歐洲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4]范印哲.教材設計與編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李斐嵐,鋼琴伴奏藝術縱橫[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6]儲聲虹,徐朗,余篤剛.聲樂教學曲庫[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7]周楓,朱小強.外國歌劇選曲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8]王小寧,中國當代歌劇選曲集[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編輯/石磊)
第五屆全國民族聲樂論壇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