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立良好的發聲觀念
要想獲得好的聲音,首先要具備良好的聽覺和敏銳的判斷力,才能有良好的聲音表現力。因此,樹立一個良好的發音觀念,把聲音自然的發出來,是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
在演奏時對每首作品的音色要求都要進行設計和構思,把握好作品的要求,隨時調整演奏感覺和狀態。將每個音、每個樂句、每個樂段以至于每個節奏都表現的非常到位和深刻,只有這樣才能將音樂作品的內容表現得淋漓盡致,才能使音樂達到美的和諧統一。
2.建立豐富的想像力
對美好的聲音要有豐富的想像力,要善于儲存豐富優美的音色,多聽一些揚琴演奏家所演奏的樂曲,進行研究、分析、模仿他們的演奏音色,同時,在訓練中要不斷探索,勇于實踐,努力創造出更新更美的聲音。
良好的音色能撥動人們的心弦,喚起潛藏于人們心中的某種情緒。多樣的音色在體現揚琴作品的風格與特點方面,在展示不同音樂流派方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揚琴音樂作品中的不同的樂曲,不同的風格流派對揚琴演奏中的音色要求也都不盡相同。中國揚琴因地區、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主要有 “廣東音樂”,“四川揚琴”,“江南絲竹”,“東北揚琴”這四種具有代表性的揚琴流派。“廣東音樂”旋律優美流暢,節奏清晰明快,富有南國情調,追求清脆明亮,晶瑩純凈的音色;“江南絲竹”流派旋律比較平穩,秀美,與古典樂曲中悠遠典雅的曲調有內在的繼承和聯系,情緒輕快樂觀,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追求柔和圓潤、柔婉的音色;“東北揚琴”曲調淳樸豪放、追求粗獷奔放的音色;“四川揚琴”鏗鏘有力、追求剛勁濃烈的音色;此外還有“少數民族揚琴”,我國新疆、內蒙、西藏等少數民族的揚琴音樂旋律熱情歡快、追求剛健爽朗的音色。
揚琴演奏是一門復雜的藝術,需要全面的掌握和運用各種技巧,科學地運用揚琴的發音原理及方法,運用兩手及全身的協調配合的演奏技巧,準確地把握樂曲的意境和構思,把音樂作品的內涵完美的表現出來。同時還要建立起良好的聲音概念和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將音樂作品更好地演繹和表現出來;才能使揚琴演奏產生最具魅力、最具感染力的聲音。
參考文獻:
[1]項祖華.揚琴發音與音色探究[J].中國音樂,1989,(2).
[2]劉寒力.東北揚琴“吟揉滑顫”訓練與三步教學法[J].中國音樂,1996,(2).
[3]徐培君.竹笛演奏音色[J].中國音樂,1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