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4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臺“行政院新聞局”自今年起到2014年將花費約21億元(新臺幣,下同)推動“流行音樂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預期總產值突破500億元,讓就業人數從1400人增加到2800人。
“新聞局”表示,預期成效將提升音樂產值,5年獲利至少達6億元以上,并促進業者相對投資達每年3500萬元,輔導優質音樂唱片業者,5年達15家以上。
“新聞局”說,未來促進唱片業培植演唱新人或團體,每年至少3組,5年可達15組以上,并輔導參與大型國際音樂活動,開創流行音樂品牌價值,每年至少15組樂團,5年可達75組樂團。
吳敦義表示,臺灣流行音樂受盜版及數字科技影響,導致島內市場萎縮、民間投資趨于保守,但以流行音樂作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主要項目已是世界潮流。他說,流行音樂是臺灣兼具文化力與商業價值的“軟實力”重點項目,要發展臺灣成為流行音樂創意中心,各相關機關要全力配合落實推動。
根據“新聞局”委托臺灣經濟研究院進行流行音樂產業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流行音樂去年總產值為70.62億元。其中,唱片公司收入32.15億元、數字音樂9.36億元、現場演唱17.47億元、版權收益11.64億元;唱片市場雖衰退,但數字音樂、演唱會及演藝經紀產值都明顯成長。
· 中國流行音樂的出路要沖破娛樂和花邊的牢籠
· 流行音樂十年變遷
· 兩會議發展,流行音樂代表缺席
· 從流行音樂到回歸山林,袁中平為琴所“困”
· 傅庚辰:流行音樂不是主流,是支流
· 民歌與流行音樂碰撞 陳思思臺北激情開唱
· 流行音樂之王杰克遜長眠“森林草地”【組圖】
·【音樂暢談】流行音樂面面觀
·【音樂暢談】我國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依存現象
·【音樂暢談】淺談中國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
· 流行音樂到底該不該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