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的現狀與教學的策略
一、中小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的現狀
1. 小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的現狀
小學的唱歌課是音樂課的重中之重,因為它是表現音樂情感和內容的重要方式,小學生也樂于接受唱歌課的這種形式。小學生對唱歌都很感興趣,再加上現在的互聯網很發達,生活中到處都能聽到歌聲,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了唱歌,在歌唱課上,學生們都很積極。學校的設備也很先進,很多小學教室有多媒體,電鋼琴,還有音樂教室,這些齊全的設備,不僅讓學生在歌唱課上能夠聽賞優質的演唱,還能運用鋼琴進行教學,歌唱教學也就進行得很順利。
2. 中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的現狀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樂理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抽象,而歌唱教學相對比較具體,它有一些基本知識內容可以去學習,比如節奏、旋律、簡譜知識。而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所以,在歌唱教學中他們表現出的學習音樂的能力較強。中學生已經基本學會了自我管理,在歌唱課上,他們能夠做到安靜地聽音樂和積極的學唱歌曲,在學習歌曲的音準和節奏方面,接受能力很強,歌曲的學習能力也很強,讓歌唱課堂能夠有序地進行。中學生思維發展較為完善,在歌唱課上有創編歌曲的能力,比如節奏旋律的創編,讓歌唱課變得更豐富多彩。
二、中小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的不同
1. 教學對象的不同
小學生能簡單地模仿他人做出一些行為,但是中學生,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依賴性減小,創造創編能力慢慢發展起來。所以在小學歌唱課上,更多的是示范,讓他們模仿,而中學課堂,示范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小學生的情感掌控能力弱, 常常出現不穩定的狀況,而中學生情感初步發展起來,他們掌控情感的能力變強,懂得自我尊重,也逐漸希望獲得他人的尊重。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對待小學生要有雙方約定,培養他們良好的情感掌控習慣;而中學音樂課堂,更多的是讓他們自主學習,自我評價。
2. 教學內容的不同
小學音樂教學內容有唱歌課、欣賞課等。從唱歌課來說:要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能夠準確有感情地歌唱;學習輪唱和二聲部合唱,提高與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進行唱歌基本練聲練習,提高聲音的質量。從欣賞課來說: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進一步了解演唱形式、演奏形式,了解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和常見的音樂體裁。相比于小學音樂課程,中學教學內容上有所擴充,包括樂曲學唱,音樂欣賞,配樂朗誦、樂器學用等課型。從樂曲學唱和音樂欣賞來說: 中學的歌曲相比較小學難了一些,篇幅變長了,歌唱中的處理變多了;中學的欣賞曲目難度增加,對中學生的要求也增加了,需要學生學會欣賞音樂,了解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等。
3. 教學要求的不同
中小學歌唱教學的流程大致一樣,但在教學流程中,中小學的
標準和要求是不一樣的。在組織教學中,小學音樂課的活動要豐富多彩,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音樂欣賞課中,對中學生的要求更高一點,因為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更強一些;在學習歌曲時,由于小學生思想各方面都不成熟,把歌曲唱準是最主要的,而中學生不僅要求歌曲唱準還要加入情感、語氣的變化等;在創編活動中,小學教學主要是樂器和舞蹈的創編,而中學加入了對節奏旋律的創編。
三、中小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的策略
1. 小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的策略
(1) 明確教學目標
根據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教學的基本目標包含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所以歌唱教學的目標是:一設計多種多樣的音樂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歌唱興趣;二在學習歌曲時掌握唱歌的一些基本技能,學會準確有感情的歌唱;三通過拓展訓練,培養學生編創歌曲的能力。
(2) 巧妙的設計,科學的歌唱
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中小學音樂課標》中也強調通過聽覺來感受音樂。所以,我認為通過聽覺來激發學生唱歌的興趣是一種可取得方法。教師應在每一遍的聆聽中設計較好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先整體地感受音樂情緒,再來談歌曲的速度、力度、情感等,在不斷提高要求的聆聽中,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3) 引導學生對歌曲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演唱歌曲中,只有準確地掌握歌曲內容才能把握歌曲的情感,有感情地表現歌曲。所以在歌唱教學中,我們不能忽視對歌曲內容的教學,所學歌曲的背景,體裁等要了解。而歌曲的內容我們可以在給學生反復聆聽中引導他們自己體會出來,只有這樣,演唱歌曲的時候才會把握住情感。
2. 中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的策略
(1) 把歌曲作品的欣賞與演唱結合起來
中學生的思維學習能力增強,他們不再滿足于學習簡單的音樂作品,他們渴望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在中學的音樂課中,老師挑選音樂作品的難度逐漸增大,優秀的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夠增加中學生的素養,培養他們良好的音樂欣賞能力和學唱能力。
(2) 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技能
正確的歌唱技能是演唱好一首歌曲的基本。《中學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有氣息支持的發聲、圓潤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地歌唱”,因此,在歌唱教學中,老師應教會學生正確的唱歌姿勢、呼吸、咬字以及速度力度怎樣處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歌曲演唱的表現力。
(3) 重視合唱教學
在音樂課中進行簡單的合唱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而在培養這種能力時,老師應對學生們進行準確的聲部劃分,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整體特點,基本學會看指揮手勢歌唱。
結語
總之,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只有正確地運用歌唱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歌曲表現能力和音樂素養。歌唱教學不僅能促進中小學教育中德育、美育的培養,更能協調德育、美育、智育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