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程資源反映我們的傳統文化,音樂教學內容包羅萬象
導語:關于音樂課程資源,實際上就是在學校所擁有的各種教育資源中,開展音樂課程可以利用的一些,同時也涵蓋了所提供更高的各種音樂課程服務等,其內容包羅萬象,非常豐富。學校社團的建設要走向多樣化,不要只是局限于那么幾個已經小有成效的社團,應該在此基礎上再發展一些社團來豐富學生的生活,要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文化優勢。
01 音樂是一種符號,在多樣性的文化與人類文明領域,起到連接的作用
對于音樂課程教學而言,在審美教學的范疇之內,同時也是這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所達成的一致性認識,通過相關調查資料可以看出,其表述的語言存在差異,所闡述的理念卻是一致的。在我國的新課標中,關于音樂、文化概念的界定。
給出了新的詮釋,實際上音樂就是一種符號,以此來反映我們的傳統文化,對人類文化和思維的發生、發展過程記錄下來,使其得到了保護和傳承。經由文化與音樂的聯系,在多樣性的文化與人類文明領域,我們的認知與理解更加全面,同時又提升了文化認同感與多樣化的文化認知。
在對標準的詳細介紹中,提供了清晰的文化學習準則:積極參與到各種音樂藝術活動去,并對其形成科學的認知;同時應當對國外音樂文化作出一定程度的掌握,并對其呈現形式進行了解。學習合唱時,要學習如何表達我國不同民族的藝術表現方式,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信息與背景等。
2020年是一個全球深受疫情困擾的年份,這一年我國的教育事業對疫情所作出的貢獻不亞于其他行業。“停課不停學”,是由于疫情的關系,衍生出來的一種線上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同時也讓學生方便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與復習,而教師也可以方便對學生在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進行答疑、教學。“停課不停學”網絡教學的推出,這是又一次教學方式的改革,進一步拓寬了教學渠道。
“營小”組織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之下運用各種學習軟件,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一切知識,音樂課程也不例外,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幫助教師可以一對一的指導學生,基本上比在校教學能更好地照顧到所有的學生。
02 了解音樂課程的發展策略,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積極轉變教育思想
關于音樂課程策略,實際上就是在教學實踐中,學校采取的各種手段,從而對音樂教學形成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創造性思維得到全面增強,能夠起到啟發作用的一種方法。如今我國常用的教學策略主要有開放性教學策略、創設音樂環境策略、組織實踐活動策略、引導獨立探究策略、評價體驗策略。
“營小”音樂課程策略首先要做到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要貫徹音樂普通課程與音樂特色課程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另外相應的配套政策也應及時跟上。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之上,促進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全面增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音樂特色教育的全方位開展。
由于教育局現在比較重視培養高水平的優秀教師,所以這種情況下,教師都要積極地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積極的轉變教育思想,首先高度充實自己,然后不斷的研究學生的興趣與心理,以此來帶動學生,從興趣出發。
根據教材內容,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可以認識到音樂課的重要性所在,使學生逐漸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充分感知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學校應為他們提供優越的學習氛圍,讓社會獲取更多的可塑性人才。
1、學校環境
針對學生來講,其學習音樂最關鍵的方式就是開設音樂課程。這樣的話,對于音樂老師而言,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把當地具有特色的流行曲目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對其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對喜歡的歌曲作出深層次的掌握,由此不斷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在平常的音樂課上,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需要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少數民族音樂創作的種種背景故事,對于少數民族音樂而言,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其產生相應的尊崇感。
在課間休息時,可以考慮進行相關音樂播放,在長期的音樂熏陶下,讓學生對其形成足夠的認識,最終對其形成濃厚的興趣。“營小”很好的做到了讓回族、蒙古族的民族音樂文化走進校園,與學校音樂教材課程相結合。
2、社會環境
在多元文化的文化全球化并存的今天,一個國家的音樂文化傳承和音樂教育的發展是這個國家最大的文化軟實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音樂特色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需要經歷長久的發展,通過在音樂課堂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對我國悠久燦爛的音樂歷史和文化歷史的學習中。
潛移默化的產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激發民族認同同感,這對在全球化勢頭兇猛的今天維護國家的基本文化安全需求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關于民族音樂教育,學校和教師都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還要鼓勵外界多個領域全方位參與進來,做到社會、學校、家庭的立體式發展。
通過民族音樂教育將我們的民族文化深深印在每個人心里,再通過“每個人”把我們的民族文化帶到世界的舞臺,這就是社會環境所帶來的影響。當今社會教育進步的重點在于學科綜合。
將音樂學習放在核心地位,同時舞蹈、美術、戲劇等學科與之形成有效的融合,從全方位來統籌發展,目前已經一致認可此種形式。推崇跨學科、多元化的音樂學習形式打破了固定的音樂教育方式,最關鍵的是經由使用跨學科、多元化的學習方法。
可以使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得到有效的激活,讓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去感知、體驗音樂的魅力所在,同時能夠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但促使音樂課的學習變得多樣化,音樂課程教學活動也愈發多樣化,同時對于學生的全面提升發揮積極作用。
結語:對于小學音樂課程而言,普通課程與特色課程二者的各自發展與相互結合是順應當今教育形式的變化和課程的發展的,只有不斷地加強教師對音樂課程建設的認可,意識到學校音樂普通課程與特色課程相輔相成建設的必要性,意識到優良的文化繼承與弘揚需要構建多元化的課程資源,才能使學生的情感與精神得到升華,還能體現奮發圖強、自由平等的民族精神。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