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即將在音樂界打敗音樂老師
近日,在LG杯決賽,韓國棋手申旻埈以2-1的總分擊敗柯潔。柯潔無緣史上最年輕的九冠王記錄。
而在此之前,柯潔以世界圍棋冠軍的身份挑戰幾近無敵的AlphaGo,最后也是遺憾落敗。
柯潔當然了,今天萌萌醬要跟大家探討的不是圍棋,而是人工智能的應用。
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技術的變革,人工智能也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教育界也不例外。
01知識點的個性化推薦近年來,很多產品也都在產品中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從兩方面說:1、在線教育方面,一些教育產品直接在產品名稱中用了“AI”的字眼。
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的AI互動也是非常有特色。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是原創動畫、原創劇情融合知識點,故事性很強,趣味十足,甚至還形成了“閃電哥哥”、“皮皮”、“糖糖”等原創IP。
這就很厲害了,以前的學習軟件更多側重于資源和師資力量,而現在直接把AI技術作為拳頭產品,而且還獲得了很多學生的認可,說明在大量資料的積累下,此類技術真的是已經逐漸成熟了。
2、音樂類軟件也都使用了大數據為基礎的技術。
騰訊音樂人計劃新增了AI智能投放技術,詞曲作者上傳的詞曲作品(demo)或原創歌曲,都將進入QQ音樂獨家研發的歌曲分發技術Predictive Model(PDM)打分系統。
在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在中小學教學中,人工智能或者說個性化推薦的應用場景是很豐富的。
中小學教育比如孩子們聽著《好朋友》的音樂跟老師一起做簡單的律動進入活動室,初步感受音樂的節奏,一首歌曲之后,教師繼續教學其他歌曲。
這種常規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體現的是一種單一的、沒有因材施教。教師是高度的控制者與音樂的主導者,而學生只是服從者。這種老師和學生的互動關系不利于音樂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的展開,不利于學生在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音樂類型中發揮出優勢。
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開發數字音樂課程,從大量學生中收集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為每個學生創建自適應、個性化的音樂學習體驗。當一個學生聆聽歌曲的時候,系統會根據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和一些表現給出相關資料。系統知道提供什么樣的音樂更容易接受。系統還會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保留學生的信息,以便未來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幫助。
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對不同類型音樂展現出來的興趣進行個性化的推薦,引導學生朝著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發展,讓所有學生都有所長,都有所愛。
02給教師的正向反饋除了對于學生的促進之外,教師也會從這樣的教學模式中獲益頗多。比如當某個學生觀看自己在音樂課堂上的表現時,他能夠得到的不僅是簡單的分數,還附有一份學情報告。
人工智能老師通過這份報告,除了可以充分了解到學生對音樂各個環節的掌握情況之外,還能對學生的優勢、劣勢進行分析。通過這些數據對每個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調整,從而找到有效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方法。
這就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學生音樂學習成效進行數據統計,診斷出學生音樂知識、能力結構和學習需求,以幫助學生和教師獲取真實有效的數據。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音樂課堂中的表現,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音樂教育教師也可針對具體情況對癥下藥,選擇不同的類型的音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得教與學更具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使得每名學生都有提升自己音樂水平的機會,更加有助于引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03未來教育的展望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兩個方面。這兩個技術雖然得到了一些應用,但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在技術和應用場景上還需要更多的探索。另外由于學生時期成長的特殊性和學生的特質,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學生的音樂教育相結合更加具有挑戰性。
人工智能學生時期是成長的關鍵時期,更需要家長的呵護和老師的情感支持,但是現階段的人工智能還處于低層次的階段,并不具備情感上的交互功能,這也就給技術變革與學生音樂教育的結合帶來了一些挑戰。
中小學生隨著AR、VR和MR技術的逐漸成熟,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教育時代,將實現虛擬現實立體型的綜合教學模式,學生不只是與老師交互,同時也可以與知識交互,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立體展現。想象一下電腦知道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