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實驗學校金帆管樂團藝術教育活動案例
創新藝術教育 培養優秀品質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豐富學校的校園文化生活,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藝術,特別是音樂,道德內容是其靈魂,是其存在意義。學校音樂課的一切都應當旨在發展學生的精神生活,幫助他們認識世界,形成他們的世界觀,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 “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這不僅扼要地揭示了普通音樂教育的本質,同時也闡明了普通音樂教育不以培養音樂特長為其目的,更不以造就音樂家為己任,它的首要目標是育人。創新開展藝術教育,涵養學生的藝術境界,塑造學生優良品質。
一、樹立藝術教育理念,培育學生審美情感
學校的一切教育活動,時刻都在對學生進行著美與丑、是與非的辨別教育,對學生的審美情感、審美心理結構和審美價值取向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審美觀、世界觀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校金帆管樂團始終把審美情感教育放在首位,通過廣泛多樣而又生動活潑的藝術實踐活動,一方面培養、引導學生對藝術美的情感體驗,產生與藝術美相一致的情緒狀態,引起情感的共鳴,這是藝術審美情感教育最基礎的工作。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藝術情感和自己內心情感的表達能力。因此,通過藝術活動對學生進行審美情感教育,實乃藝術教育責無旁貸的事。隨著美育在學校全面發展教育中獨立地位的確定,藝術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更加明確了,其作用更為突出了。學校管樂團通過創新藝術課程和開展豐富多彩藝術活動,讓藝術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走進知識的世界和智慧的天地。
新時代的藝術教師要提高對藝術教育的認識,擔當起新時代藝術教師的崇高使命,用自身高尚的審美情感孕育學生的審美情感,激發學生去認識美、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潛能,激勵學生健康、快樂、幸福成長。
二、推進樂團治理改革,培養學生自管能力
管樂團是一個設計從初一到高三跨越六個年級的百余人大團隊,如何有效利用同學資源,開展傳幫帶教育,提升樂團成長活力,激發每一個生命個體動能,培育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充分挖掘藝術潛能,是藝術教師的重要使命。
一個團隊的管理絕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憑著教師一個人“單打獨斗”,最終結果事倍功半。學校管樂團是一個特殊的團體,學生來自不同的年級、班級,從初一年級到高三年級年齡跨度相差6至7歲。無論是吹奏水平,還是整體素質,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藝術的熱愛,把管樂團學生凝聚在一起,培養愛團意識,樹立良好的團風。同時,調動學生的工作熱情,培養學生的管理意識,以大帶小,充分發揮管樂團干部的作用,逐層管理、分工合作。對于參與管理的學生,無論是演奏水平、自身素質還是管理意識都要過硬,要有熱情。教師要適時適當地對學生干部進行引導,使學生更有積極的工作熱情和正確的管理方法。
劉霄同學初一剛來到管樂團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孩子,老實、膽小,但是認真聽話,每次排練都一絲不茍。在樂團積極參加演出、比賽等各種藝術實踐活動,從沒有因為年齡小而掉隊。通過初中三年的認真學習和努力,高中簽約了學校實驗班。上高一的第一次排練,我鼓勵同學們積極主動擔任樂團干部,協助老師管理樂團,老師也非常相信孩子們有能力把樂團管理好。當排練結束時,劉霄同學主動找到我,說:劉老師,我愿意當團長,協助您管理好樂團!看著孩子誠懇的目光我高興地對他說:太好了,老師相信你有這個能力!但是作為團長,首先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專業水平還是學習成績,都要讓學生服氣。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對于學校和老師提出的要求,團長首先要帶頭執行。作為團長要有整體意識,樂團日常的訓練管理工作都安排好其他的干部協助你去做,團長要做到認真檢查、落實…… 就這樣,劉霄同學努力認真的學習工作,在各方面都起到了積極地帶頭作用,同學們非常佩服他,也很配合管理。樂團從干部到學生都培養了自我管理意識,形成了良好的團風。
推進樂團的治理改革,強化樂團的自我管理,培育學生的自律精神,發揚互幫互管的團隊精神,激活了學生的自主潛能,促進了樂團的良性發展,激勵著每一位樂團成員的快速成長。
三、科學開展樂團訓練,培養學生堅持精神
要提升樂團的藝術水準,促進樂團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勤奮訓練、持之以恒的精神,這種精神源自學生日常管樂藝術活動的有效訓練與精心培育,源自不懈努力與堅韌堅持的有效激勵。
管樂團的學生一般從8歲開始學習樂器,并伴隨著他們走完小學、初中、高中,最終步入大學的最高殿堂,這其中每個學生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從每周去老師家里上一次專業課,到每周參加學校3次的單技課、木管銅管大聲部及合奏訓練課,乃至寒暑假集中訓練。他們都是頂嚴寒戰酷暑,克服自身和自然環境帶來的各種困難,堅持練習,準時到學校參加訓練。
巴松聲部的張芝芳同學,平時訓練非常刻苦,排練從不請假缺席。當高三時我發現她排練會經常請假,而且排練時精力也不太集中。針對這個問題我及時找她了解情況,在談心過程中得知她上高三后精神壓力非常大。因為她在班里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是一個非常努力、好強的孩子,所以希望既能保持學習成績在班級不掉隊,又希望不影響樂團排練。在這樣的心態和精神壓力影響下,反而學習和樂團排練都受到了影響,說到這里她的眼淚吧嗒吧嗒地掉了下來。看到孩子這么焦慮,作為老師我也疼在心里!我首先肯定了她努力學習、熱愛樂團排練的態度,然后又跟她一起分析學習的狀況。得知她最近考試成績比以前有所退步,家長埋怨她因為樂團排練而影響了學習,而她自己認為學習退步的原因不是因為參加樂團排練,但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很糾結。所以有時候為了聽家長的話不去排練抓緊時間學習,而有時候又實在想念樂團,熱愛排練又忍不住跑去排練,致使學習和排練都受到了影響。
聽了張芝芳同學的心里話我很感慨,高考確實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作為一個熱愛藝術的高三學子就更難了。我從正面積極引導孩子,告訴她曾校長曾經說過:“正確對待考試。考得好,可以促進自己進一步努力學習;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認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問題。”考試后對每一科要進行認真科學的分析,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把卷面上出現的知識錯誤弄明白。作為學生,認真學習是必須的但不是唯一,要放松自己的心態,遇到問題要學會想辦法解決,自己解決不了要學會尋求幫助。每個人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工作、學習,除了睡覺、吃飯、學習還要有休息、活動的時間,勞逸結合才能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如果把樂團排練作為放松休息的一種方式,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獲。同時,我跟張芝芳的家長也及時進行了溝通,終于說服了家長,取得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在孩子、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張芝芳同學以巴松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并競選當上了中國人民大學交響樂團團長,最終保研中國人民大學。
管樂團的每一個同學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從學習樂器參加樂團排練開始,他們都因熱愛藝術而走到了一起。為了保證演奏效果,他們堅持管樂藝術活動,從不無故請假缺勤。當訓練中吹奏技術遇到困難時,學生們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練習著,直到完美才露出幸福的笑臉。我想,通過管樂藝術活動,使孩子們學會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從而一定能夠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四、創新挖掘藝術潛能,培養學生挑戰精神
學校管樂藝術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展示舞臺,在這里不是每一個孩子的演奏水平都能達到表演狀態的,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單獨走上舞臺進行表演展示的。正是由于管樂團這個集體的合作,使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分別演奏難度不同聲部的旋律,達到人盡其才的作用。通過集體帶動孩子共同成長進步,也許他這次做不到,今天做不到,但是在這個優秀集體的帶動下,明天他一定能做到,這就是管樂藝術的合作意義和魅力。
記得北京市第九屆學生藝術節器樂(管樂)金帆專場比賽的時候,規定必奏曲目是《群魔圍舞》。樂曲提前一個月發到各學校,曲目難度很大,尤其是小號聲部,出現了連續三吐的吹奏法,這對于很多小號學生是很難做到的,一般學生能達到雙吐音就不錯了。在排練《群魔圍舞》這首樂曲的過程中,我發現小號聲部只有不到50%的學生能夠演奏雙吐,要達到三吐的水平還要刻苦練習。小號聲部都是淘氣、貪玩兒的男孩子,樂譜演奏不下來他們也不著急,只是小號專業老師自己干著急。這種情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怎么能讓50%的學生練會三吐,同時讓另外50%的學生練會雙吐呢?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先從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事先跟小號聲部每個學生家長溝通好,放學之后帶著小號聲部的全體同學到北京音樂廳去看演出。從俄羅斯留學回來的小號演奏家,在舞臺上一會兒演奏小號、一會兒演奏短號、一會兒演奏夫呂號……。無論演奏哪一種樂器都游刃有余、精彩自如,博得了觀眾們的陣陣喝彩,孩子們也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看完演出回來的路上,我問孩子們看了演出有什么感受?有的孩子說:吹得太好了,我們可比不了。有的孩子說:要演奏成他這樣一天得練多少個小時呀。還有的孩子說:只要多練就能吹好。我看到孩子們暢所欲言非常高興,心想:看來這次活動有一定的效果!于是便引導孩子們說:其實他今天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他每天刻苦的訓練,用心的研究一點一滴的積累而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聚小溪,無以成江河。孩子們,從現在開始,每天堅持練習一點點,相信你們有一天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就這樣,孩子們回來以后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刻苦訓練。練會了雙吐音,從雙吐音又練會了三吐音,最后小號聲部全體同學掌握了三吐音的吹奏方法,在整個樂曲的演奏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展示了北京實驗學校(海淀)金帆管樂團的風采。
由于《群魔圍舞》這首樂曲演奏速度非常快,孩子們必須背奏才能看著指揮演奏,跟著指揮提示的速度、力度等情緒變化整齊劃一的去演奏。很多孩子不能背奏樂曲,所以演奏的時候就顧不上看指揮,十幾個聲部很難統一在一個速度上演奏,音樂的力度變弱了也沒看見指揮的提示去演奏,這樣很難達到高水平的演奏。有一次在排練中我把孩子們的演奏錄了下來然后放給他們聽,問他們:聽到這個錄音你們自己滿意嗎?孩子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紛紛說:不好,太亂!我又接著問:亂的原因是什么呢,咱們一起找一找吧。有的同學說:小號聲部搶拍了,長笛聲部進晚了,大號聲部慢了……。我說:非常好,咱們能夠一起找到問題的癥結,說明你們還是有審美能力的,但是怎么改進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看指揮手勢演奏!我說:對,看指揮手勢演奏,就必須把樂曲背奏下來,在非常熟練地基礎上,才能看著指揮手勢游刃有余的把樂曲演奏好,劉老師作為上場比賽的指揮也會把這首樂曲完整背下來指揮大家演奏的。為了達到最佳的演奏效果,為了集體的榮譽,咱們一起努力!在樂團干部和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下,賽場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完美的演奏,博得了在場觀眾和評委的熱烈掌聲。
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能,創新激活潛能,激勵勇于超越,培育挑戰精神,就能創造藝術教育的精彩!
五、激勵激活成長動力,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管樂藝術是展現集體合作魅力的一種藝術。學校管樂藝術活動,常常是通過重奏、合奏形式展現出來的。無論是重奏表演還是合奏演出,都需要學生們學會配合,學會相互關注,同時又需步調一致,放棄自我的個性,明白“紅花與綠葉”的道理,融入到集體當中,才能共同演奏出震撼人心、撥動心弦的美妙樂曲。
當孩子們參加各種比賽,舉辦專場音樂會演出,去社區慰問群眾及部隊指戰員等演出活動,無一不展示出整個管樂團集體的藝術修養、藝術水平和藝術魅力。也許有些學生演奏水平不是很好,有些學生演奏得也并非完美,但是,管樂團這個集體,能夠在老師、學生們的積極配合、共同努力下,一起逐步走向完美,攜手走向輝煌。
每當寒假、暑假來臨,由于假期比較長,管樂團都會安排幾天集訓。但這個時間恰恰有一些家長會安排學生上課外補習班,與父母探親訪友,或與同學結伴旅游。記得有一次王明的媽媽在寒假集訓時跟我請假,說想利用假期回外地老家去看看奶奶。其實當時一聽到家長在這個時間給孩子請假,不參加集體活動心里很生氣,因為學生在參加管樂團的時候開家長會、學生會都反復強調過,寒假、暑假一放假管樂團會安排一周的集訓,請家長和同學們安排事情的時候,把時間跟排練錯開,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把集體放在第一位。我想,既然王明的媽媽知道管樂團的紀律要求還跟老師請假,可能是有原因的。于是我細致地問王明媽媽不參加寒假集訓回老家的原因,王明媽媽說:寒假時間短,想早點兒帶孩子回去和老人、兄弟姐妹們多呆幾天。我說: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的父母也在外地,每到放假的時候,我也特別想早點兒回去陪伴在父母身邊。但是,作為一個帶團老師,我對整個管樂團的管理、藝術水平的提高、每一個同學的團隊合作意識有責任。我們80多個孩子能夠統一一個時間來到學校排練非常不容易,是每個同學心里都有集體、把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放棄了自己和家人的各種安排才做到了一起訓練,也才造就了我們北京實驗學校(海淀)金帆管樂團這樣一個優秀的集體,創造出無數輝煌的成績。王明的媽媽聽了我的話后,在電話里非常不好意思地說:劉老師真抱歉!我沒有想那么多,只想到了自己和孩子多回老家呆幾天,以后我一定注意,安排好孩子寒暑假的出行時間。
很多學生在臨近寒暑假的時候都已經是歸心似箭了,作為樂團的管理教師,通過跟家長和學生良好的溝通、管理,使樂團的學生們放棄了自己游玩的時間,堅持來到樂團訓練。這看似平常的事情,卻恰恰培養了管樂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北京實驗學校(海淀)金帆管樂團學生們每年寒暑假集訓都很少有孩子請假,訓練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成績顯著。
管樂藝術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活動,更是一種育人事業。人有兩大心智能力: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學;感性的代表是藝術。科學征服了世界,藝術美化了世界。科學與藝術,二者猶如鳥之兩翼。藝術充滿著無限的獨特魅力,藝術教育不僅催生孩子的精氣神,更重要的是潤澤著孩子心靈,孕育優秀品質,涵養精神養分,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為終身發展與幸福人生奠好基!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