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進”家庭教育公益講堂:如何用音樂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
5月7日晚7:30,由山東省40個省派“四進”工作組聯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共同主辦的“從心開始”家庭教育公益講壇第4期開講,山東省文聯、山東省音樂家協會聯合推薦的陳俊伊教授做客齊魯壹點直播間,為家長朋友們帶來主題為《乘著歌聲的翅膀:如何用音樂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的公開課。講座開播后,受到了廣大老師和家長好評,大家紛紛留言表示內容非常實用。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是由山東省40個省派“四進”工作組共同主辦的“3+N”系列策劃活動之一,發起單位為省派淄博山東女子學院工作組,并聯合省派濟寧大眾報業集團工作組、省派菏澤山東省文聯工作組和省派淄博省委政研室工作組共同策劃,本期承辦單位為巨野縣委宣傳部、巨野縣教育和體育局。
講座中,陳俊伊教授通過與家長、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結合兒童和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心理特點與音樂學習特點,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利用音樂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生活中的音樂元素融入個人成長和家庭教育,培養心身健康的孩子。陳俊伊首先播放了五段不同的音樂片段,并和大家一起分析了不同的情緒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并介紹了各年齡發展階段孩子音樂學習的特點和心理特點,為家長們分享了有效的音樂教育方法!耙魳返拿辣旧砭褪且粍┝妓!标惪∫林赋,積極美好的音樂不僅可以幫助放松精神、支持和包容孩子的情緒,還可以帶領孩子們找回自己的能力、調動內在的積極資源,幫助自己解決情緒、情感上的癥結。
講座最后,陳俊伊也向家長們分享了自己的音樂歌單。例如,在希望大腦能夠得到放松、心身節奏放慢的情況下,可以聽古琴大師龔一先生的演奏專輯、新世紀音樂、大自然音樂等;當心情煩燥、憤怒的時候,可以選擇節奏密集、力度強、曲調高昂的音樂,如傳統音樂《金蛇狂舞》、《十面埋伏》等,讓情緒和體內積累的負能量跟隨節奏、力度和曲調宣泄出去;當情緒悲傷的時候,可以聆聽曲調舒緩、小調色彩的音樂或者情感主題的歌曲,如《枉凝眉》、《天空之城》等達到對情緒的支持、情感的表達作用,也可以聆聽積極、陽光情緒的音樂轉移悲傷的情緒。
在一個小時的視頻直播中,齊魯壹點后臺的評論留言區家長們討論的也非常熱烈,活動最后,陳俊伊與網友進行了互動,并幫助部分家長解答了困惑。有家長提問:“身邊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樂器輔導班,請問什么時候讓孩子學樂器最合適?怎樣選擇適合孩子的樂器?”陳俊伊說:“我之前整理過一個樂器最佳學習時間表,在這里可以分享給你借鑒!标惪∫两ㄗh,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試聽課、看一些優秀演奏家的視頻和作品,遵循孩子各階段的心身發展特點,結合孩子的興趣點進行選擇。
還有家長問道:“對于學齡前的寶寶,聽哪一類的音樂合適?有沒有相關曲目推薦?”陳俊伊介紹,學齡前的寶寶分為兩個時期,一個階段是3歲以前,一個階段是3-6歲!3歲以前,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聆聽風格多樣的音樂,比如輕音樂、鋼琴曲、兒童歌曲或者配樂詩詞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可以給孩子配合做一些撫觸、律動;3-6歲的孩子我會推薦一些奧爾夫教學音樂和一些學前音樂活動律動,中國傳統音樂、古典音樂和民歌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從心出發”家庭教育公益講壇活動旨在從戰疫中的家庭教育問題著手,幫助孩子梳理情緒,進行心理指導,為家長、老師和學生分享科學、實用的教育常識,力爭全面提升戰“疫”期間家校共育水平,營造全員育人的濃厚氛圍。
該講壇采取網上直播授課方式進行,各行業專家與網友在線討論交流。截止目前,“3+N”系列策劃已聯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完成了3場企業戰疫公開課、1場企業融資專項對接及3場家庭教育講壇的專項服務公益活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