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高級劇院管理人才培訓獎學金”計劃關注特殊文藝人才培養紀實
錄入時間:2012/3/26 10:19:00 來 源:中音在線 [音樂教程]
探索:依托劇院 跨越國界
開幕4年來,國家大劇院派出了近100批次的人員到英國皇家歌劇院、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等世界一流劇院考察交流,學習它們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在陳平看來,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藝術創作生產又十分活躍的演藝實體,國家大劇院的硬件設施很先進,但跟國外老牌劇院相比, “管理”既是技巧,也是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趕上的。大到獨立項目的運作,小到劇場音響調控、觀賞習慣引導,都要慢慢積淀。
“在這幾年的發展中,國家大劇院在各項業務、品牌影響和核心競爭力得到發展的同時,很重要的一條線就是,我們擁有一支高學歷、高素質、懂專業的年輕技術隊伍。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承擔著引領及帶動全國劇院發展并不斷培養輸送文化藝術管理人才的重任。我們自身從人才戰略中獲益,也要將這種模式推廣出去。 ”陳平說。
“這種模式”的具體體現之一,就是“國家大劇院高級劇院管理人才培訓獎學金”計劃。據介紹,該計劃以國家大劇院為平臺,通過與多家國際藝術機構合作,每期聘請多位國際、國內劇院管理領域行業專家,用理論授課與實踐觀摩相結合的模式培養人才。其授課范圍涵蓋劇目制作、演出運營、舞臺技術、市場傳播、劇院管理等演藝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尤其重要的是,全程跟蹤或模擬劇目運作,親密接觸世界頂級院團管理流程,最接近實戰的培養模式,留給人們的期待不言而喻。目前,國家大劇院與英國皇家歌劇院、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日本新國立劇院等8家知名藝術機構結成了戰略伙伴關系。除本期與英皇合作的培訓外,今后也將與其他頂級機構合作,體驗不同體系的劇院管理技術與理念。
啟示:可復制的模式?
在國家大劇院的計劃里,“國家大劇院高級劇院管理人才培訓獎學金”計劃每年將舉辦1到3期培訓班,“預計今后5年內將培養300至400位劇院管理人才” 。
這一舉措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肯定。吳江波特別強調,文化部支持舉辦各類在職培訓班、研修班,以非學歷教育的形式,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發展人才的陣容。以高校、院所、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機制,建立一批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同時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與各國文化產業界的交流。來自政策層面的支持,無疑提供了積極的信號。
事實上,由于國內劇院建設熱潮都在近年,像國家大劇院一樣,在硬件設施上,它們往往都在世界先進序列里。這就使依托劇院培養的人才能較為全面地掌握最前沿的操控管理手段。但是,目前這些優勢對傳統的高校教育仍然封閉。如何“啟封” ,從而給劇院人才培養提供更觸手可及的平臺?國家大劇院模式是否可復制?至少值得研究。
據透露,結合培訓班的開展,國家大劇院還將建立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高級劇院管理及舞臺技術人才庫” ,并將面向國內劇院開放。“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王爭鳴說。(來源:中國藝術報/記者 鄭榮健)
(編輯/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