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30日,由文化部和中央文明辦主辦,江西省文化廳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承辦的2013文化部“春雨工程”江西景德鎮市文化志愿者廣西行來到欽州,為當地群眾帶來江西瓷樂演出(大舞臺)和瓷器知識講座(大講堂)。近萬名群眾為來自“中國瓷都”景德鎮的瓷樂神韻和博大精深的瓷器知識而陶醉。
10月27日晚,以江西景德鎮市群眾藝術館為演出單位的2013年文化部“春雨工程”——江西景德鎮文化志愿者在欽州灣廣場為數千名群眾進行了美妙絕倫的江西瓷樂器演出。當晚登臺亮相的瓷樂器有瓷編鐘、瓷二胡、瓷笛、瓷甌、瓷罄、瓷管鐘、瓷鼓等新穎別致的瓷樂器,《花好月圓》、《春江花月夜》、《大中國》、《鈴兒響叮當》、《彩云追月》、《友誼天長地久》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通過瓷樂合奏、獨奏等表演形式,展現出一曲曲美妙動聽的瓷樂。
10月28日上午,江西景德鎮市文化志愿者在欽州學院舉行了一場瓷器知識講座。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原所長李一平研究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丹忱分別作了題為《景德鎮官窯縱橫談》和《手漬墨韻寫自然——淺論陶瓷書法的承傳》的發言。前者從官窯的定義、沿革,明官窯的設置時間和規模及其特殊性等方面層層展開,講述景德鎮官窯的歷史淵源和陶瓷鑒賞方法,對景德鎮官窯文化和各時期瓷藝珍品進行了精彩解讀;后者從陶瓷書法的歷史淵源、陶瓷書法的功能、陶瓷書法的表現形制、陶瓷書法的工藝特色等作了簡述,并就如何欣賞陶瓷書法提出了獨到觀點。
10月29日下午,江西景德鎮市文化志愿者還走進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廣西欽州坭興陶藝有限公司進行交流,為了使“瓷”與“陶”可以“珠聯璧合”,雙方表示今后將加強景德鎮瓷文化和欽州陶文化的深入交流。
欽州市是2013文化部“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在廣西的最后一站。至此,今年該活動在廣西的系列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內容豐富、時間長、影響大,群眾受益面廣,共吸引了七萬多名當地群眾的積極參與。(人民網欽州/韋廷彬 通訊員謝中國)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