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讓孩子回歸音樂藝術教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簡稱“雙減”),可謂信息量身份巨大。
一、給予孩子充沛的、可支配的時間(雙減任務之一)
(1)校內,減輕學生課內作業負擔。
1、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能布置家庭書面作業。
2、要求小學三—六年級,家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
3、要求初中,家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得超過90分鐘。
4、保證孩子作息時間健康,足夠多的睡眠時間。
(2)校外,解決學生校外補課問題。
1、學科類(非藝術、體育、科學類教學)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2、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學科培訓。
3、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
(3)把時間適當分配給“非學科”教育
1、把周末兩天不補習的時間,分配給音樂、藝術、體育類的學習
2、鼓勵孩子學習藝術(音樂、美術),提高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目前,國家最缺乏的就是“創新思維”的教育。
3、增加中小學藝術學習時間,讓藝術考試進入“新中考”模式。
二、為家長減壓,趕走教育“焦慮”問題
(1)在學科學習上,讓家長“躺平”,不再“雞娃”。
1、解決超前培訓、超綱教育,名校秘考等教育突出問題
2、規定中小學期末考試成績一律按照“ABCD”的等級形式呈現,85分就能拿到“A”,期末考試成績不得排名
3、不得給家長布置“額外作業”,或者讓家長批改作業。
(2)用藝術搭建家庭的快樂氛圍,開拓眼界。
1、鼓勵孩子“快樂”學習藝術,多從藝術中汲取養分,真正體現在“play”音樂的氛圍中學習。
2、可根據自身水平,安排音樂藝術考級,不可盲目攀比。
3、用藝術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增強孩子的審美觀,開拓孩子的藝術視野。
三、加強中小學生藝術教育,增加藝術拓展實踐的機會
(1)社會及學校要多提供平臺及舞臺(社團活動、學校文藝節、社會藝術節、美育節等),讓孩子增加藝術表演的機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2)增加現代藝術教育資源的投入,擴充藝術教育教師隊伍。
(3)增加藝術教學時間,使其成為“剛需”,上足上滿音樂藝術課(學時制)
(4)學校適當引入“第三方”藝術輔導,讓學校的藝術教育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四、鼓勵利用課余時間,自我提升藝術修養
(1)把周末的時間還給學生及家長,讓他們自主安排學習音樂藝術課程,實現自我提升。
(2)在無學科學習壓力的環境下,讓孩子真正做到在“play”中學習音樂藝術,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創新思維及藝術視野。
(3)在全民學習藝術的過程中,國民的整體素質將得到質的飛躍,真正實現“優生優育”的理想。
這才是教育的“初心”,才是我們需要的教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