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聲樂作品的靈魂 歌詞創作要強調文學品質
歌詞是一首聲樂作品的靈魂。很多優秀歌詞作品除了講究聲韻、注重適合配樂的旋律感,還同時講究營造意境和錘煉字句,具有非常優秀的文學品質。除了《明月幾時有》(蘇軾)、《枉凝眉》(曹雪芹)等等古人的經典佳作,現當代人創作的《送別》(李叔同)、《思念》(喬羽)、《霧里看花》(閻肅)、《青花瓷》(方文山),也大都雋永優美,回味悠長。離開原有的音樂元素,還可以作為獨立的詩歌作品供人反復品賞。
宋代流行的詞,在當時其實就是用來配樂的歌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這段話中的“修”字,就有妝飾推敲和遣詞達意的含義。某些不講究文學品質的歌詞,盡管因了動聽的音樂也可以流行一時,但終究還是在文學品質上留下一些缺憾。比如“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抱一抱那個抱一抱,抱著我那妹妹上花轎”等等歌詞,就顯得直白干澀,缺少些韻味。另外還有一種表面很玄奧很深沉的歌詞,也因為某些粗疏的小瑕疵而令人感到惋惜。比如 2021年版《天龍八部》目前正在熱播,該劇片頭曲《歸處》中的幾句歌詞,就讓我感覺有些粗糙和隨性,似乎還可斟酌得更細致一些。請看這首歌曲的第一句:“一念倏忽出入紅塵即江湖……”一般而言,“入”紅塵可以理解為“即江湖”,而把“出”紅塵也說成“即江湖”,就有點令人費解了。《歸處》歌詞中還有“四下環顧”這四個字,其實“環”字就包含了“四下”的意思,這里重復在一起,就有點累贅了。如果肯費心再推敲推敲,相信表達效果會更洗練和準確一些的。
《歸處》的旋律蒼涼悲壯,先聲奪人,非常好聽,我很喜歡,所以歌詞中的幾處小缺憾,讓我更加有種扼腕嘆息的感覺。這首歌中羅列了“紅塵”“江湖”“歸處”“落花”“殘雪”一類國風歌曲的常見詞匯,但字與字、句與句、段與段之間,好像還缺少一股貫通首尾的真氣,頗難尋覓畫龍點睛作用的華彩金句。我覺得有必要向歌壇斗膽呼吁一下:歌曲在注重音樂性的同時,還是要強調歌詞的文學品質。某些流行歌詞中常見的生造詞匯現象,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言創新,而某些詞作家任意打亂正常語法規則的創作方式,也不應該成為創新名號下的“語言特權”。前人說“詞為樂心,聲為樂體”,歌曲的主題、境界和靈魂是靠歌詞來具體體現的。歌曲創作尤其網絡排行榜中常見的溫吞水型的陳詞濫調,往往句式詭異,造語橫蠻,卻又的確令人產生“滿目啼笑皆孤獨”的感覺。這里議論的《歸處》歌詞,也僅是流風和時弊中的某種側影而已。
歌詞創作應該言之有物,而非羅列空洞陳腐的套路辭藻,尤其要跳出風花雪月的傳統思路,要搞明白表達的目的和具體內容。還以《歸處》歌詞為例,比如“一統天下兄弟反目形單影孤”這句歌詞,就與《天龍八部》的實際內容不太相符。無論喬峰、段譽、虛竹還是慕容復均是江湖人士,哪一位主要角色似乎與“一統天下”都聯系不到一起。這個成語用在唱《大風歌》的劉邦身上還行,用在《天龍八部》的情境之中就有點間離和脫節。
作家金庸有著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他的《天龍八部》原著的回目名連起來就是五首詞,詞牌分別取少年游、蘇幕遮、破陣子、洞仙歌、水龍吟。試看第二卷回目名連成的《蘇幕遮》:“向來癡,從此醉,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劇飲千杯男兒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昔時因,今日意,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雖萬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門,絕壁無余字!弊x來令人熱血奔涌,豪氣干云。另外我看《天龍八部》片尾介紹,這部電視劇還有兩首插曲《驀山溪·墨梅》和《踏莎行·二社良辰》。其詞作者周純和陳堯佐在宋代文人中知名度不高,但這兩首詞卻非常漂亮。試看《踏莎行·二社良辰》:“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見新來燕。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時拂歌塵散。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边@文字清雅飄逸,仙氣飄然。《歸處》歌詞與之相比,惜乎還是有些稍遜風騷了。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