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學霸 學習音樂對文化課提升有益無害
有一位媽媽在后臺留言問小編:“我家孩子現在10歲,上五年級,上次去逛商場被大廳里的鋼琴演奏迷住了,吵著說要學鋼琴,他平時成績中上,屬于比較努力的那種孩子,我怕他學鋼琴耗費部分學文化的精力,會不會影響孩子文化成績?”
而關于學鋼琴是否會耽誤學文化課,小編想說:他們并沒有直接的關聯性,只要你多學任何一項技能都必定要多付出相應的努力,是否影響文化成績在于孩子和家長的選擇,是從學文化課的精力里分出一部分來學鋼琴,還是把額外的空閑時間充分利用。業余學琴遠沒有學文化課那樣任務繁重,不需要每天上學,學琴本身并不會和學校課業沖突,反而音樂上的栽培有利于孩子全方面的成長。
而且事實上,學習音樂對文化課的的提升有益無害。
每年全國各地高考公布以后,一個個高分學霸也相繼脫穎而出。這些學霸不僅僅會考試,他們中不但文化成績好,他們綜合素質也非常優秀,集智慧、多項才藝于一身。
在調查結果中顯示,他們當中80%愛好閱讀,65%會運動,看電視電影也占到62.5%,而高達75%的人熱愛音樂、或從小有過學琴經歷。
2018年安徽省文科高考狀元、被清華大學順利錄取的鄭辰筱,就是一名鋼琴7級琴童。她在采訪中表示,自己平時的興趣愛好就是音樂方面,聽聽歌、唱唱歌、彈彈鋼琴。在高考前的周末,她還依靠彈琴來放松心情。
我們都知道,彈琴有利于舒緩情緒,讓內心變得平靜。但在實際情況中,很多家長會反其道而行之,在孩子要考試的時候,杜絕一切除了看書做題以外的活動。這是錯誤的方式,這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的緊張。
在這份問卷數據里,狀元取得好成績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大多數高考狀元們都選擇了心態穩定。
因此,當孩子面臨考試的時候要注意了,這時不應該就此讓孩子放棄學琴,反而應合理安排孩子的練琴時間,讓孩子放松,調節心情。當然,這種時候,不是讓孩子練習考級曲目,而應該讓孩子彈自己喜歡的曲目。
每年的高考狀元采訪中,我們都會發現,越來越多高考狀元用他們的才藝,刷新著人們對學霸的傳統認知。
谷松潤
遼寧省實驗中學的谷松潤,以698分的好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喜歡音樂,鋼琴八級、吉他、唱歌都比較擅長。
于萌
于萌685分(理科)畢業于東北育才學校超常教育實驗部,最終被北京大學錄取。于萌喜歡讀書和彈琴。“八九歲時學會電子琴,還考到了電子琴十級。另外一個愛好就是讀書,什么類型的書都很喜歡。
張銘晨
山東省青州一中張銘晨,文科總分670。她平時喜歡讀書、彈鋼琴和畫畫,鋼琴過了八級,學習感到疲累的時候,就會談談琴,減壓。
高開
即墨一中,愛好演奏小提琴,語文:124數學148英語140綜合:285,高開說:“除了學習課本外,我還喜歡拉小提琴。”說起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高開說他平時最喜歡聽古典音樂,有時候還喜歡拉幾首小提琴。
其實,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2017河南理科狀元李丹陽鋼琴古箏雙雙十級;
2016四川文科狀元劉代蕾擅長二胡演奏;
2016浙江理科狀元張振從小學習鋼琴;
2015北京理科狀元劉智昕癡迷練琴;
2015安徽文科狀元趙昕玥鋼琴八級水平;
2015安徽理科狀元馮沁雪從小學習小提琴……
看到這里,顯而易見,那些“學音樂耽誤成績”的想法完全是一種偏見和誤解!
參加課外音樂培訓的不但不會影響學習,甚至于,有科學研究證明,學習音樂能夠促進大腦發育和思維進步,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可見孩子從小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不僅能使他們提高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而且對培養嚴謹而踏實的學習態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具重要意義。同時對一個人的文化素養,道德風尚,性格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