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會聽音樂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聆聽教育是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啟蒙教育。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們的音樂教育,既不是培養作曲家,也不是為了培養演奏家,而主要是培養合格的聽眾。”因此,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會聽音樂。
我們是音樂學子
創設意境,激發聆聽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音樂想象力還不是很豐富,音樂感受力也相對較弱。他們會通過歌詞進行情景構想,但對于樂曲,他們很難隨著音樂產生豐富的聯想。因此,通過創設畫面意境或故事情景輔助欣賞教學,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聽賞興趣。例如,在欣賞四年級下冊《羊腸小道》一課中,我就采用了通過創設畫面情境導入新課的方法。“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地方看一看。你們猜,這是什么地方呢?”隨后,將《羊腸小道》作為背景音樂,播放科羅拉多大峽谷的美景圖片。學生看到了這樣的美景,不禁發出了一陣陣的贊嘆。我由此引出:“這就是美國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它以世界上罕見的奇觀異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有一位音樂家格羅菲,尤其熱愛大峽谷,曾多次赴大峽谷旅游。并用十年時間,譜寫了《大峽谷組曲》,用音樂來表達大峽谷的自然之美。你們想不想聽聽,他是怎么來表現的呢?”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調動起來,欣賞教學則很順利地展開了。而在四年級下冊《搖籃曲》一課教學中,我則采用了故事情景導入的教學方法。首先,我出示了法國畫家貝爾特摩利索的作品——《搖籃》,引導學生感受母親慈祥地愛,并借此畫面,讓孩子們回味媽媽對自己的無限寵愛,激發學生內心的柔軟情感。然后,讓學生嘗試為畫面選配背景音樂。選配之前,讓學生說一說音樂應該有什么特點,速度、力度、旋律都是怎樣的,以此來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習慣。之后,借助推薦的背景音樂《搖籃曲》,引出舒伯特創作該曲的人生故事。當學生聽說這首《搖籃曲》是舒伯特在餐館中即興創作,且只用它換了一盤土豆燉牛肉來充饑后,都迫切想聽聽這首世界名曲。
沒有陪伴成長的音樂是很孤單的
分層聆聽,由淺入深感悟。
聆聽、學習、感悟音樂
唱歌教學的第一步是聆聽、感受歌曲,但聆聽卻常常被忽略。其實,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就是在感受音樂的過程。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