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音樂文化交流70年歷程回顧與思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中非交流合作不斷深入,取得顯著成效。作為中非合作的重要方面,音樂文化交流也取得長足進步。可以說,中非音樂文化交流不僅記錄著中非文化關系的轉換,而且反映著中非合作交流的變遷。在新時代,我們回顧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歷程、盤點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成就、思考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趨向,有助于增進中非雙方的文化理解,并推動中非合作全面發展,也必將在中非共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發揮重要功用。
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非交流合作不斷升溫。作為中非交流的重要途徑,音樂文化交流由零星狀態進入有組織、系統化的階段,主要呈現為如下階段性特征。
第一,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形成階段(1956—1977)。這一階段的中非音樂文化交流是在我國奉行“文化先行”外交理念的推動下進行的。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50年代中期是新中國外交的開創期,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指導下,中國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得以初步開展。當時的文化外交主要通過新聞采訪、雜技表演、藝術團交流互訪、互辦展覽、教育培訓等手段實現。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雖然形式單一、數量有限,但在與非洲國家外交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第二,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發展階段(1978—1999)。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這一階段的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主要特點由第一階段的外交需求轉向群眾多元文化需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非政策的重點轉移到經貿合作上,文化外交作為一種輔助性的外交手段鞏固和促進了中非友誼。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人民群眾對多元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在這樣的語境中不斷推進與深化。通過藝術代表團體的互訪交流、音樂教育培訓合作項目交流、民間組織各類音樂活動交流等,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第三,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繁榮階段(2000年至今)。隨著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的成立,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在新型外交政策下呈現出繁榮發展的局面。在中非合作論壇的基礎上,中非雙方繼續推出“非洲孔子學院”“中非青年聯歡節”“非洲文化人士訪華計劃”“中非聯合研究計劃”等項目。中非音樂文化交流逐漸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深層次、規范化、系統化新格局。非洲孔子學院作為固定和長期傳播中國文化的非洲基地,其音樂文化交流是21世紀中非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的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中非音樂文化交流既經受過草創時期的艱辛,又經歷了迅速發展的過程,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綻放光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揚帆遠航。盤點新中國70多年來的中非音樂文化交流,我們可將其貢獻作如下方面的概論表述。
其一,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合作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文化合作協定中都涉及音樂的相關內容。如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第三條規定“締結雙方互派文化代表團和藝術代表團至對方國家訪問或演出”。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博茨瓦納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提出互派藝術團訪問演出,相互舉辦文化藝術展覽,出版和發行對方的優秀文學藝術作品,交換文化藝術方面的書刊和資料等。中國與非洲國家文化合作協定中的類似表述,為包括音樂在內的中非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具體途徑。
其二,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合作取得豐碩的實踐成果。這些成果主要表現為中非音樂考察、互訪交流演出。如1964年10月剛果(布)迪亞布瓦歌舞團訪華演出,1985年11月加蓬國家舞蹈團訪華演出,1978年4—5月東方歌舞團小組赴扎伊爾(剛果(金))、烏干達學習音樂、歌舞等,這樣的互訪交流不勝枚舉。不論是國家政府間的互訪,還是民間的交流活動,都表明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取得實質性進展。
其三,中非音樂文化交流產出了一批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國內學術界對非洲音樂的關注不斷增強,有影響的學術成果逐漸涌現。至今,學術界譯介了J.H.克瓦本納·恩凱蒂亞的《非洲音樂》和A.阿杜·博享的《非洲音樂通史》,撰著有陳朝黎的《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島塔若卜(Taarab)音樂研究》等學術論文,以及中非音樂唱片等的出版,為增進中非國民彼此了解雙方的音樂提供了便利。
其四,中非音樂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走向規范化發展。在中國方面,有的中小學、高師音樂教材中設置了非洲音樂部分或有專門的教材。如王耀華編著的《世界民族音樂概論》中的“非洲音樂”,夏麗萍主編的《普通高校音樂教程》中的“非洲的音樂”,陳向麗主編的《非洲鼓音樂啟蒙游戲課程》、謝勝利主編的《快樂節奏非洲鼓音樂游戲》等,都是將非洲音樂引入國內音樂課堂的代表教材。非洲各國孔子學院面向非洲學員傳授中國音樂,則是中國音樂“走出去”在教育方面的實證體現。這對于增強雙方對彼此音樂文化的體驗和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對中非音樂文化交流歷史與成就的梳理和總結,我們發現,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非音樂文化交流伴隨著中非關系逐步走向深入,并在互訪考察、演出交流、學術研究、教育教學、媒介傳播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突出成效。當然,在肯定這些成就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中非音樂文化交流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如建立健全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培養中非音樂文化交流人才、提升中非音樂文化學術研究水準、提高中非音樂文化教育層次等,都是新時代深化中非音樂文化交流合作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系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跨文化視域下非洲音樂文化在當代中國的傳播研究”(17NDJC282YB)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