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整合與創新
隨著我國一系列教育文件的頒發,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不但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更是需要實踐活動的檢驗與鞏固。對地方院校的音樂專業教學而言,實踐教學不但是音樂教育的重點環節,而且還是培養音樂人才實踐能力的關鍵路徑。因而,如何適應市場經濟與文化事業的發展需求,科學制定人才培養策略,彰顯教學的前瞻性、操作性與科學性,逐步形成極具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體系,建設模塊化與層次化相互結合的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已成為當前地方院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一、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平臺整合與創新的必要性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開展學習的重要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更是進行創新的基礎與前提。因而,在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培養,但由于多數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過于強調音樂理論知識的講解,實踐性教學思想以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新能力意識比較淡薄,致使課堂教學比較呆板與乏味,難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動力。[1]而加強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整合與創新,不但可以有效豐富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模式的多樣性,而且能夠強化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的趣味性,從而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增強音樂人才的培養質量
通過加強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整合與創新,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加校內外實踐活動,而且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深化對音樂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提升音樂表演技能,有助于為學生將來更好的發揮自身的音樂價值奠定扎實基礎。同時,整合與創新地方高校音樂專業的實踐教學平臺,還能讓廣大師生意識到實踐能力的重要性,進而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開展音樂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增強學生適應就業市場的水平與技能,推動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目標的實現,切實增強音樂人才的培養質量。
(三)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
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相當一部分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是以“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為主,且教師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都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僅僅是教學的“傾聽者”與“服從者”,即在教學中充當的角色十分被動,這與當前我國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相背離。[2]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整合與創新,就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革新,更為重視音樂實踐技能的教學,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關注課堂教學的活力性與實效性,強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地方高校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實用型音樂人才。
二、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手段較為單一
當前我國多數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手段都較為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屬于聽覺藝術,尤其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新時期,音樂更是集聽覺、觸覺、視覺等多重感官于一體的藝術形式。然而,在地方高校音樂專業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來自南方的學生迷惑地聽著陜北地區的信天游等極具地方特色的民歌。造成以上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對有關音樂作品的背景知識了解甚少,即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但對地方高校大學生而言,背景知識的獲得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此時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手段便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功能與作用。但目前較為單一的教學手段無法讓學生深切體會音樂的樂趣,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極大限制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課程主要由理論課、技術課、技能課等組成,這種課堂體系具有完整性與系統性的優點,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即過于重視音樂的縱深發展,對音樂專業與各學科之間的橫向發展缺乏足夠關注,割裂了不同課程之間的聯系。另外,由于地方高校音樂專業的課程設置缺乏科學合理性,導致音樂課程門類的單一化現象比較嚴重,即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課程選修的可能性比較小,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提升,而學生的綜合素養偏低,又會進一步影響其音樂潛能的挖掘與發揮。因此,加快地方高校音樂專業課程的科學設置迫在眉睫。
(三)教學效率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效率相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獲取,特別是大部分音樂專業理論課的教學仍以教師作為中心,學生僅是音樂知識的被灌輸對象與教學過程中的被動接受方,這就易于造成學生無法成為音樂知識的主動構建者,以及音樂信息的技工主體,結果也必將導致學生的音樂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受挫,進而影響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搜集與把握。[3]同時還包括音樂專業的技能性課程教學,如以“一對一”教學方式為主的像聲樂課程,由于受課堂教學時長的局限,教師的課堂講解內容與示范內容都十分有限,相應的學生練習時間也比較短,加之課余時間的演唱練習缺乏教師指導,這就造成學生的知識內化大打折扣。由此可見,當前地方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教學考評不夠全面 教學成績的科學衡量需要全面系統的教學評估。然而,當前過于單一化的教學手段直接造成教學考評方式相對比較單一,特別是藝術專業學生很難通過幾張試卷檢測出其實際學習水平,尤其是實踐技能的考評更是難以取得成效。同時,傳統試卷式的標準化測試也難以切實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對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培養十分不利。如果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較差,則會大大造成音樂人才資源的浪費,不僅不利于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且不利于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