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收到了一條微信語音信息,是我的一個音基學生苗苗用她媽媽的手機發送來的:“老師你好,我是你的學生苗苗,我現在在藍色港灣剛和媽媽吃完飯,在大屏幕下聽到了《西班牙斗牛士進行曲》里面有小提琴、小號、小軍鼓……謝謝您教我們音基,讓我能聽出這些樂器。”
其實這不是一次家庭作業,這只是一個用心的孩子在按照我的要求認真聽了音基教材里的各種樂器之后掌握的技能。我想這也是中央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真正把音樂基礎知識和音樂常識作為考級通過必要條件的原因之一。作為一個音樂培訓老師,聽到了孩子能夠因為受到自己的影響而有進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這也是我有沖動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新音基改革以后音基等級分為兩種,音基初級和音基中級。其中每個等級又分為音樂樂理、視唱練耳和音樂常識兩部分內容。全國考級委員會規定無論何種樂器7歲以內無需音基證書可以考1至9級,7周歲以上必須持有音基考試初級證書方可參加3級包括3級以上的等級考試。從考試方法上也有改變,最近一次改革將原有的需要孩子們動手填寫音符、記號等內容全部改為了選擇題。理想狀態時孩子們全部實現利用計算機來完成音基考試,可是目前由于考生過多等原因始終保持著機考和筆試均可的考試方式。對于現在的孩子,利用計算機點擊ABCD比之前的涂寫試卷的確便捷許多,考試的視唱部分也可以利用計算機的錄音系統實現,大大提高了逐個排隊視唱的效率好處可想而知。
可是,現在一些音樂培訓機構卻抓住了選擇題占音基考試大部分分值的機會做起了文章。他們大肆招收有音基證書需求的孩子們,并承諾100%通過率、突擊考級班,承諾幾節課就可以包過音基考試等等廣告語,類似于一些外語培訓班、零基礎保過班一樣,讓音樂教育這一片凈土沾上了應試化教育的保過、應試技巧、零基礎通過等銅臭味。為了掙錢,他們甚至告訴家長們音基學習是沒用的,就為了一個證書等。他們利用絕大多數都是選擇題這一情況,教孩子見到什么情況就選什么,聽到什么選什么。這樣的做題方式,極少結合學習內容的本質,就是典型的見題答題模式。可悲的是一些家長,真的覺得這套方法好用,時間短、見效快,課時少、拿證快。可憐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學習的這些方法考完這次考試以后就再無他用。試問現在的培訓老師,如若有一天孩子長大了回首當時學習視唱練耳課程時學到了什么內容時候,是不是只能回想起ABCD四個選項?具體的聽辨的方法,視唱時如何注意音高音準,節奏型是如何分辨的,模進到底又是干什么用的,為什么要學習模進等問題,難道真的就只是為了考試那幾道題或是一紙證書?
音樂學習實際是一條任重道遠的路,無論你是抱有什么態度學習音樂,嚴謹、認真、求實、勤奮都應自始至終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投機、偷懶,最后往往會給孩子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帶來更多的惰性,使其總想尋求不勞而獲的快感。最后也就失去了學習的真正目的。(丁 丁)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