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厄鋼琴基礎教程》:遲到的低音譜號
《拜厄鋼琴基礎教程》由德國作曲家費迪南德·拜厄編寫于19世紀上半葉,當時正是古典樂派至浪漫樂派的初期。該教材的進度明確,重視技術的訓練,具有一定的的邏輯性和系統性。但這本教材也存在很嚴重的缺陷:
1、低音譜號進入初級訓練太晚,直到第54首才出現低音譜號。
2、教材進度的安排不夠均勻:尤其教材后半部分難度技術過大、過快,缺乏過度感。
3、教材內容偏重于右手的技巧性訓練,而對低音聽覺的培養和左手的訓練內容相當缺乏。這些都不能滿足兒童內心多樣性、創造性、趣味性的聽覺需求。
相比“拜厄”教程,“小湯”、“兒教”(《兒童鋼琴初級教程》)和《巴斯蒂安鋼琴教程》都更好地彌補了“拜厄”的上述缺陷。尤其是“兒教”和《巴斯蒂安鋼琴教程》中,都體現了風格的多樣性:吸收了民族音樂,流行音樂,爵士音樂等各種音樂風格,使得兒童能夠接觸到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
湯普森系列:黑鍵在哪里
湯普森系列鋼琴教本(“小湯”和“大湯”),是由美國作曲家約翰·湯普森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編寫的系列教材。該教材的特點是:選用了多種風格各異、形式多樣的樂曲,包括附有大量的插圖,無疑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提高琴童學習鋼琴的興趣。
但是,湯普森系列鋼琴教本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它忽略了系統性的黑鍵的學習。由于一開始只彈白鍵,孩子們會對黑鍵很陌生,隨之很容易產生對黑鍵的排斥心理。《巴斯蒂安鋼琴教程》,則是一開始就把黑鍵與白鍵融為一體,從而有效避免了傳統教材中兒童懼怕黑鍵的問題。五冊《巴斯蒂安鋼琴教程》從理論、技術、視奏等各個方面綜合全面訓練的整體設計,使這套教材在面對初學者時更具適應性和實用性。它依照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的課程編排,既有循序漸進的設計又有生動有趣和圖文并茂的各類作品,這種整體教學的特色,使其在實現全面的音樂教育方面不可多得。
《巴斯蒂安鋼琴教程》的局限
雖然相比上述的這些教材而言,《巴斯蒂安鋼琴教程》有著相當突出的優越性,但是它也存在著一些缺點與不足,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其進行補充。
第一,中國作品的缺失。
《巴斯蒂安鋼琴教程》是針對美國兒童創作的系列教材,為美國兒童所熟悉和喜歡。但這些美國兒歌、民謠,未必都能在中國兒童中間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在初級鋼琴的教學中,應適當加進我們前面介紹的國內的啟蒙教材如《幼兒鋼琴教程》、《兒童鋼琴初級教程》等。由于這些樂曲很多都是中國歌曲改編的小曲,也非常適合豐富兒童練習樂曲的范圍,更貼近孩子們的實際,因此,將這些教材交叉、輔助進行學習,更能增加琴童們學習鋼琴和了解音樂的興趣與動力。
第二,缺乏聯彈、合奏的曲目訓練。
目前,中國學習鋼琴的兒童大多都是一人彈奏樂器,很少有與人合作的機會。《巴斯蒂安鋼琴教程》中除了有少量的教師伴奏外,其余都是獨奏樂曲。
其實,從兒童的天性來講,他們非常喜歡合作、參與的項目。鋼琴的學習和演奏同樣如此。越早讓孩子接觸合奏合作彈奏的訓練,越有利于小孩子培養互相配合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尤其是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子,家庭對于孩子的過分寵愛,和單一兒童的家庭環境,使得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合作或者團隊的意識。因此,初級鋼琴的學習加入聯彈和合奏的訓練非常必要。
訓練聯彈與合奏,不僅僅能夠提高他們的演奏能力,更重要的是讓琴童們在聯彈的訓練過程中,養成傾聽他人演奏的習慣與樹立團結合作的概念。這種能力的培養,往往超過音樂學習本身。
目前國內好的適合初期兒童學琴的四首聯彈不多。臺灣的全音樂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一些很好的初級四首聯彈教本,如《兒童的鋼琴聯彈曲集》。這本曲集中就收集了很多國外名曲改編成的四首聯彈小曲。此外,日本也有一些很好的初級鋼琴聯彈教本。
鋼琴教師們可以在上述這些初級鋼琴的教本中,適當地加入一些四手聯彈的樂曲,進行師生合作、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這樣既有助于在兒童心中建立起多聲部的感覺,同時也能養成傾聽的習慣,提高兒童互相協作配合的能力。
當然,任何教材和課程都有時代的限制和或多或少的缺陷。教師們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因材施教,對各種版本的教材進行研習分析,活用教本,揚長避短,綜合吸收,找到最好的教學方案。
多聲思維的教材——《小宇宙》
前面講到了很多鋼琴學習的啟蒙教材,內容涉及基礎訓練、興趣性、風格多樣性和整體性等方面。但仍有兩個方面尚未涉及,那就是初級鋼琴教學中有關多聲部的思維訓練和即興演奏的訓練。
多聲思維訓練方面的教材當首推由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巴托克于1926年到1937年間寫成的六冊鋼琴曲集《小宇宙》。該曲集共六冊153首小曲。前兩冊(1-66首)主要是為兒子彼得學鋼琴所作,三、四冊(67-121首)集合了他這一時期的創作精華,五、六冊(122-153首)不是單純的練習曲,而是可以選為音樂會用曲。可以說,《小宇宙》全套教材形式豐富多樣,從初學者簡易的小曲到可供音樂會演奏的高難度曲目應有盡有,是一套“獨具匠心”的鋼琴曲集。它豐富的鋼琴詞匯、技巧、調式和節奏。瀏覽教程不難發現《小宇宙》的四個特點:
1、樂曲短小精悍 注重音樂性
與傳統教材相比,《小宇宙》更注重音樂性,它每首樂曲都有自己獨立的標題。《小宇宙》這套教材的內容可大致歸納為:技巧性的練習、音級構造的練習、形象生動的標題小曲和民族風格的樂曲。與一般的鋼琴練習曲相比,《小宇宙》更注重通過一些樂曲來培養學生的樂感,加上形象的標題以便幫助理解。《小宇宙》前四冊的曲目幾乎都沒有超過一分鐘。這樣的曲子很符合兒童的心理,對教師的講解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很有益處。
2、調性風格多樣 循序漸進
《小宇宙》不同于常用練習曲“基本采用主調”的構成方式,但又區別于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一類專門的復調練習曲集。
它非常重視復調訓練,使用現代對位法進行創作,從一開始的兩手齊奏到簡單的模仿,再到卡農及倒影卡農,做到循序漸進。
巴托克在談到德彪西時說:“(他)使所有音樂家恢復了對和弦的感受力。他同時向我們展示了先進形式的貝多芬一樣重要,他也把我們帶入對位法的高超境界的巴赫一樣重要。我總是問自己,一個人能不能合三位大師一體而創造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當代風格。”這是他創作《小宇宙》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他一生為追求這個境界而奮斗,最終成為現代音樂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創作《小宇宙》的目的之一是使初學者習慣現代樂匯,接受良好的音樂熏陶,使之能與現代音樂同步,并能辨別其中各種“進步”與“保守”風格的特點。
《小宇宙》的教材中涵蓋了豐富的調式,例如利地亞調式、多利亞調式、弗里幾亞調式、俄羅斯風格、特蘭西瓦尼亞風格等,并且教材對這些巴洛克調式的風格和特色都進行了簡易的分析說明。
另外,《小宇宙》在復調的難度安排上也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一將平行、反向、移位、模仿、對位、卡農等各種形式的復調作品引入到教學訓練中。
比如,從學琴的早期(第22首《模仿與對位》)開始就引入了復調音樂,使學生較早確立聲部的概念。早引進復調,其好處是從技術上訓練學生的雙手協調性,從音樂上培養學生的復調思維。在此之后,便不斷出現各種類型與不同難度的復調樂曲,如第36首《自由卡農》、第76首《三聲部》、第89首《四聲部》等。
《小宇宙》中的復調作品與常用的巴赫復調作品,均各自鮮明地體現了時代特征。巴赫的復調是按照嚴格的大小調體系而作,結構嚴謹、聲部協調,展現了巴洛克時期的風格。而《小宇宙》的復調作品建立在多種調式的基礎上,音響新穎奇特,體現了20世紀現代音樂的風格。
除了復調風格的多樣性之外,《小宇宙》還有很多演奏技術的說明、風格題材的說明甚至觸鍵方式的標注等,如第38首《斷奏和連奏》;有的說明技術類型,如第10首《雙手交替彈奏》;有的說明調式調性,如第48首《混合利底亞調式》;有的說明作品風格,如第90首《俄羅斯風格》;有的說明一些基本樂理知識,如第75首《三連音》;有的說明作品體裁,如第97首《夜曲》;有的說明節奏類型,如第113首《保加利亞節奏》;有的說明表情變化,如第49首《漸強漸弱》;有的說明音樂織體,如第85首《分解和弦》;有的說明樂曲的復調性質,如第93首《四聲部》等。
3、變換多樣的節拍
《小宇宙》中除了常見的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2/2拍等節拍,還廣泛使用了復拍子,如第33首《慢速舞曲》是6/4拍,第48首《混合利底亞調式》是5/4拍,第113首《保加利亞節奏》是7/8拍,第118首《9/8拍三連音》是9/8拍。除此之外,作者還常常改變拍號,以準確地記錄下不規則的、不勻稱的樂思。如第126首《節拍的改變》,全曲共變換了5種節拍,其中包括2/4拍、3/8拍、5/8拍、3/4拍和6/8拍。第140首《自由變奏》全曲共變換了7種節拍,包括3/8拍、2/4拍、5/8拍、6/8拍、9/8拍、7/8拍和8/8拍。在第148首以后的幾首《保加利亞舞曲》中,又出現了帶有細致節拍劃分的復拍子。如第148首中的4+2+3/8,149首中的2+2+3/8,152首中的2+2+2+3/8等,這種節拍在傳統教材的曲目中是極為罕見的。
4、合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小宇宙》分別加入了雙鋼琴作品4首(作品43、44、55、68)和聲樂伴奏4首(作品65、74、95、127)。傳統教材中合奏練習主要以四手聯彈的形式出現,并且教師彈奏聲部和學生彈奏聲部難度相差懸殊。而此教材使用了同等難度的雙鋼琴練習,既可以師生之間合作,也可以學生之間合作,對于學生提高合奏水平有好處,為學生彈奏雙鋼琴協奏曲打下堅實的基礎。聲樂伴奏作品是《小宇宙》的一大亮點,這種形式的作品在傳統教材中從未出現過。巴托克的創作動機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而富有樂感的、完善的鋼琴音樂風格”。
因此,《小宇宙》是一套循序漸進、富有特色、有多方面訓練價值的不可多得的鋼琴教材。今天,中國鋼琴普及教育仍是以“哈農”、“拜厄”、“車爾尼”為三大支柱,這對于當前中國鋼琴教育來說是不夠完善的。將《小宇宙》納入鋼琴普及教材體系中來,讓它與傳統教材取長補短,對完善目前的鋼琴教學有很重要的補足意義。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