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鋼琴家郎朗的恩師、鋼琴教育家朱雅芬,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在上海音樂學院全國鋼琴教師培訓的大師班上。2月4日,她又如約來到上海,并在培訓內容的初級班開設了《重視初級鋼琴教學中的音樂表現》專題講座。無論是專題講座還是大師班的個別課環節,朱老師都是全身心投入。這位85歲高齡的老教授,盡管前一陣因為腿部受傷,行動不便,但是坐在講臺上,講起課來仍是神清氣爽、條理清晰。
面對鋼琴演奏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朱老師總能很快地找到琴童彈奏問題的癥結,并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來幫助琴童掌握技術難點。
業余教育比專業教育更急迫
上世紀五十年代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的朱雅芬,1978年在沈陽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這位曾經擔任該院鋼琴系主任的高齡教授,近幾年“走基層”深入各地區,對初級鋼琴教學盡心盡力。
問:朱老師,您培養了那么多優秀的鋼琴專業學生,如今為什么將視角轉向了初級鋼琴教學,比如1989年出版《兒童鋼琴講座》?有些專業人士可能會認為,高端專業鋼琴教師去教初級鋼琴的學生和老師,是不是有點“掉價”?您怎么看待初級鋼琴的教學?
朱:初級鋼琴和高級鋼琴教學都很重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之所以目前將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在初級鋼琴教學,是因為社會有這樣的需求。在中國有那么多孩子,我們未來的鋼琴明星很可能就從這幾千萬的業余琴童中間誕生出來。但是,我到了邊遠山區之后發現有些孩子很有才能,可是就是沒有好老師。
我去過包括海南、大慶等一些地區。我發現,地方上合格的鋼琴師資也非常少。另外,即便是一些學習音樂專業的青年老師,在面臨初級教學的時候,也有很多困惑。在實際的鋼琴教學中,會遇到很多包括曲目文獻、風格、技術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由于他們大部分都是基層音樂老師,鋼琴專業的訓練不夠,因此找不到解決之道。目前國內的初級、業余鋼琴教學和師資培訓,甚至比專業教育更加急迫和重要。所以,我現在的態度是:任何地方只要需要我去教學,我都去!
首先要從家長抓起
問:一些剛剛從音樂院校畢業出來的鋼琴專業的學生,往往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很多急功近利的家長,一見面就要求老師趕進度、要考級。青年教師如何應對這樣的狀況呢?
朱:在面對琴童的時候,鋼琴教師往往需要對家長做更多的工作,去幫助琴童學習鋼琴,并引導他們樹立正確、健康、長遠的育人觀點。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能得到家長的配合,必會事半功倍,所以首先要做好家長的工作。家長愛子心切,往往會有很高的期望值,這可以理解。但有時也會受到某種功利心態的影響,有的甚至認為一定有更高的妙招,使自己的“天才”孩子更快“成功”。要做好家長的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藝術教育的成長,都有一定的規律,尤其對一個少年兒童,即使他是個天才,也要踏踏實實,加強堅實的基礎,將來才能發展得健康,走得遠,真正取得成功。
有的家長認為,學了幾年琴,將來必定成為鋼琴家,而不知道,要想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是有多方面條件的。有的家長認為,不能搞專業就是失敗的。這時作為教師,一方面要充滿愛、盡心盡責地教好孩子,同時使家長認識到,學了鋼琴,提高素質和修養,加強想象力,將來成為一名科學家、經濟學家、醫生,或任何其他方面的創造型人才,也是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
善觀察 因材施教
問:我們都知道,鋼琴教學的特點是一對一教學,而且有很多的環節。有些技術環節,很難在短時間掌握。如何將技術問題簡化,并進行形象化的比喻呢?
朱:一名鋼琴教師除了本身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在教學中善于觀察、用心體會,并找出技術問題的根本所在。
比如說,鋼琴彈奏中琴童手臂的緊張問題。如果教師不了解對方,很難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因為,造成孩子彈琴時緊張狀態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心理的原因,有生理的原因,而且甚至緊張的部位也會有所不同。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善于觀察琴童的演奏狀態和個性特點,來找到解決的方法。當然,解決技術問題,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音樂方面的問題也同樣如此。
此外,老師也需要用心,也需要經驗。如果一個教師沒有面對過很多學生,就會欠缺教學經驗的積累。有時候,一些專業教師甚至不愿意教那些問題太多的學生。但是,對于我來說,那些存在問題的學生反而能讓我改善教學方法,摸索到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我覺得,只要教師用熱情和愛心去真心解決問題,一般都會得到較好的結果。 (音樂周報)李瑾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