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越
(沈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 講師)
目前,鋼琴伴奏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有主觀因素造成的,也有客觀因素造成的。如何使出現的問題迎刃而解,如何使鋼琴伴奏藝術通向完美的、理想的彼岸,這是需要鋼琴伴奏工作者們共同探索的。重要的目的就是使我們鐘愛著的事業,向更高的藝術領域蓬勃發展。
一、前期的必要準備
鋼琴彈奏出優美的音樂是需要先練習再研究的。但有些人通常是在演出前作太多的、太機械的練習。練習必然重要,但練習必須是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結合。鋼琴伴奏者要深究樂鍇的音樂內涵,風格特點,帶著對音樂的充分理解,再去反復練習。
演員舞臺上的風度氣質非常重要。當你從后臺走到舞臺上面對觀眾時,觀眾就已經鎖定了你的臺風,在相當程度上,臺風比你所彈出的音符還重要。鑒于此,演出之前的走臺非常必要。穿著得體的演出服、紳士髙雅的走路姿態,傳神和禮貌的行禮等等,都要在走臺時設計好。演員非凡、髙尚的氣質,已經給臺下的觀眾做出了足夠的暗示:觀眾就是上帝,演員通過手中的音符向上帝傳遞著心聲。另外,走臺時還要充分考慮到音響效果,臺下坐滿觀眾與坐不滿觀眾的音響效果是不同的。
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足夠的心理準備是演出之前的必備。鋼琴伴奏者演奏的是否生動,是否讓音樂與聽眾息息相通,直接取決于放松的心態和自信。如:演出前的休息,演奏能力的準備等等。
二、注意伴奏編配的可聽性
1.穩定的音樂節奏
音樂節奏的穩定表現是鋼琴伴奏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因素。在演奏過程中,旋律中內在的彈性節奏要像牽風箏的線一樣,要按照一定的規律,勻速、穩定、清楚地向前流動。彈性節奏(RUBATO)就像是健康人的心率,有規律地進行著張弛與收縮。它是演奏者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概念,伴奏者彈性速度的穩定,可以使演唱者(舞蹈者)不用機械性的只顧聽伴奏音樂的節奏和速度,放心大膽地把注意力放在音樂內容的表現和藝術形象的刻畫上,做到伴奏音樂與演唱者(舞蹈者)情緒的平衡;彈性節奏的正確掌握,促使合作雙方步調一致地盡情享受音樂。
旋律的內在張力,也就是指伴奏者在彈奏作品時,內心隨著旋律線條的流暢要有一種緊張度,氣息要長而深遠。我們常說的音樂感覺的好壞就直接取決于內心的動力,鋼琴伴奏教師要在這種能力上有所感悟。
對不同音樂形象的音色要求,在鋼琴伴奏中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鋼琴是多聲部樂器,可以代替一個龐大的交響樂隊,在鋼琴鍵盤上能夠模仿出弦樂、管樂等樂器的聲音。考究、迷人的聲音能拉近聽眾與演奏者的距離,使聽眾百聽不厭,流連忘返。鋼琴伴奏者要想在鋼琴上彈出色彩斑斕的音色、塑造出豐富多彩的音樂形象,是需要勤奮學習和刻苦研究的。符合最佳效果的音色一旦經我們之手彈出,那么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音樂表現,就會真正客觀的以藝術髙水準地欣賞聆聽出來。
2.音樂美學的重要性
一名優秀的鋼琴伴奏教師,不但需要提高專業技術和自身的藝術修養,還要充分地意識到音樂美學的重要性。伴奏者在藝術實踐中,通過一系列的反應,來應對每一場音樂會的同時,必須體驗到音樂與美、情感的關系,必須要認識到如何以完美的形式,將音樂的內涵更加準確地發現出來。
(1)音樂的美是內在的美,它不同于我們穿著打扮的外在美。了解音樂美學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聲樂是聽覺藝術,通過演唱者的聲音,使人們進一步感受到音樂的美,音樂中的單純內在美可以賦予聽者
豐富的情感;舞蹈是視覺藝術,通過舞者的形體動作,同樣給人們傳遞著音樂的美,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的美必須與音樂緊密地結合。
(2)音樂與情感是密切相連的,喜怒哀樂、愛憎分明的感情狀態都可以在音樂中被喚起。如我們常常所說的:在西洋音樂中,小三和弦帶有憂郁、暗淡的色彩;大三和弦帶有明亮、宏大的色彩;不協和的和弦伴隨有緊迫感、焦慮感。這些具有感情色彩的和弦充分說明了音樂中所特有的東西^感情。
由美和感情所喚起的音樂可以使我們真正體驗到"音樂內涵"這一詞的真正含義;運用音樂的幾大要素(節奏、旋律、和聲、調式等),可以增強對音樂形象的把握能力。
由美和感情準確融合的音樂,可以使我們在演奏中,冷靜處理,體驗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在演奏音樂時,可以充分地自我表現,但要遵循音樂作品的原有邏輯性。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