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即興伴奏中有效地使用附屬和弦
在民族聲樂歌曲伴奏和舞蹈伴奏中,常常要做即興伴奏的編配。在即興伴奏中,通常使用附屬和弦來構成簡單的調式調性色彩的對比,這種手法可以使旋律在重復時使用不同的和弦,給人以色彩的新鮮感;附屬和弦臨時離開主調的音響效果,給調式也帶來了新的色彩。
把自然音體系同主音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假設成為臨時的丁主和弦,并作為屬和弦解決到這一臨時的主和弦,再此基礎上建立起的臨時屬關系和弦即成為附屬和弦。附屬和弦的配置與應用:
(1)在配置附屬和弦時,首先要分析作品,確定和設計在旋律的哪個地方使用附屬和弦。準確地使用附屬和弦及標記法。
(2)附屬和弦一般解決到自己的主和弦。例如:以調式的II級和弦為主和弦,在II級音的屬音上構成大三和弦。標記: V7/II解決到II。以調式的VI級和弦為主和弦,在VI級音的屬音上構成的大三和弦。標記:V7/I1解決到VI。
(3)附屬和弦連續性進行
由于情感的需要,在為濃烈的情緒的旋律風格配置附屬和弦時,需要附屬和弦的連續處理。
3.自行創作和改編作品的伴奏譜
在教學實踐中,過硬的演奏技術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如果能夠很好的結合起來,那么鋼琴伴奏就會大放光彩。鋼琴伴奏教師面對每一首音樂作品,特別是新創作和新發表的作品(在沒有伴奏譜的情況下),應該把音樂的各個要素視為一個整體,對整個作品的結構給予清楚地詮釋,通過正確的心里想象和好的作曲理論功底,為音樂作品創作或改編伴奏譜。經過自己寫出來的音樂會更具說服力,充分體現了鋼琴伴奏者的全面素質和創造、創新的能力。
五.科學地控制音色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空間的藝術,在鋼琴伴奏中,聲音是伴奏者最重要的表現手段。觸鍵聲音的科學運用決定著音樂的空間感,能夠使人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隨著現代鋼琴的不斷發展,現代鋼琴演奏方法也逐漸完善。在鍵盤上能夠發出美妙絕倫的聲音和五彩繽紛的音色,這是每一位鋼琴伴奏教師為之奮斗的目標。
1.對你彈奏作品的每一個音、每一個和弦,都要認真地傾聽。要善于辨別音色的好壞,聲音潤而不干、響而不造。在彈奏和弦時,要特別注意聲部的主次、聲部的上下分開,突出主要聲部。人的聽力感覺是不一樣的,作曲家創作作品時所需的聲音也是不同的。伴奏者不僅要聽到不同的聲音,而且還要有辨別聲源空間位置的能力。如果具備了這樣的能力,一切好的、立體感強的聲音,也就變得真切動聽了。
2.當你運用多種節奏的交錯、豐富和弦的配置和合理織體的設計為一首音樂作品伴奏時,內心一定要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心里想象的空間比天還要大,使直覺和觸鍵的過程緊密地結合,把聲音通透地傳向極為廣闊的遠方,突出音樂的空間感,充分發揮音色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你是鋼琴伴奏而不是鋼琴獨奏,要特別注意音量的控制,鋼琴伴奏不需要氣魄宏大的音量和過于多情的演奏,更講究與合作者內在的聲音平衡。
3.鋼琴伴奏教師仿佛是一位油畫大師,能描繪出色彩斑斕的、不同個性的音色。觸鍵方法的各異決定著不同音色的產生。
六、增強鋼琴伴奏者與演唱者(舞蹈者)的合作意識
鋼琴伴奏者必須對音樂具有強烈的情緒反應,恰當的把音樂的信息傳達給合作者(演唱者或舞蹈者);用自己高超的演奏技能和髙深的藝術修養贏得演唱者(舞蹈者)的尊重。避免怪現象的普遍出現:演出完走下臺時,遭到抱怨的往往是鋼琴伴奏,抱怨伴奏者的速度太快、氣口沒跟上、伴奏聲音太大等等。
熱忱的工作、無私的奉獻是鋼琴伴奏者的優良品格,是增進與演唱者(舞蹈者)感情交流、情緒溝通的橋梁。
迅速地反應在演奏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突如其來的變化。如:演唱者突然忘記歌詞、舞蹈者突然忘記動作;演唱者(舞蹈者)由于情緒緊張而拖長拍子或搶快節奏;前奏已奏完,演唱者(舞蹈者)還沒進入主題等等。這就要求鋼琴伴奏者要思維快捷、反應靈敏,迅速地應對這些瞬息萬變的情況,在伴奏上給予合理的彌補,在心理上給予穩定的暗示,幫助演唱者(舞蹈者)很快地解脫出困境,充滿安全感;
總而言之,不管音樂的領域內已經多么擁擠,一位訓練有素且精細能干的鋼琴伴奏教師,永遠會受到歡迎的。專業性的東西很少能像音樂有這么多條路可走,鋼琴伴奏教師不但可以自己走,更可以和別人合作、有意義地走。鋼琴伴奏教師的專業層次必須要有各種的基本素質和特性,才能有辦法超越、生存于如今的競爭時代。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必須完全的忠實,衡量自己的修養與能力,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音樂的大門隨時都是敞開著的,鋼琴伴奏之路永遠是寬廣的。毅力、耐力、穩定性、個人的努力都是一位成功的鋼琴伴奏教師必備的條件。
(編輯/石磊)
第五屆全國民族聲樂論壇論文集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