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藝術修養的必備因素
1.鋼琴伴奏的核心
鋼琴伴奏的核心是合作,是與歌唱者(舞蹈者)在音樂每個表現環節中的相互交融。
鋼琴伴奏不是獨奏,它是與演唱者(舞蹈者)的心靈溝通,并把彼此的聲音默契地、相互地融合。鋼琴伴奏教師要重視自己的核心身份,站在聲樂(舞蹈)的立場上分析作品的演奏內容;在音樂表現上,用合理的肢體動作、用目光、用氣息來與表演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充分體現鋼琴伴奏教師與演唱者(舞蹈者)的協作精神,使雙方的合作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鋼琴伴奏教師必須集鋼琴演奏技巧、鍵盤和聲為一體。鋼琴演奏技巧只有得到和聲學等作曲理論的指導,才能學得更深刻,做到活學活用。如:肢體的推陳出新、轉調、移調的流暢,增強立體、多聲部思維的能力等等。鋼琴演奏技巧與和聲理論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他們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制約。如果沒有他們二者的密切結合,旋律的雋永美妙、織體的絢麗多彩和樂思的表達,就不會完滿地出現于鋼琴伴奏教師之手。
四、提高鋼琴伴奏編配的能力
1.為民族聲樂歌曲配置伴奏
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具有其獨特的民間音調。鋼琴伴奏教師要加強對民族民間音樂的了解,要熟悉地把握民族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別是在我國民族聲樂事業發展的今天,在教學、演唱中,新改編、新創作的聲樂作品層出不窮。因此,鋼琴伴奏的求新、求拓展,已成為當務之急,鋼琴伴奏教師在伴奏和聲、伴奏音型的髙水準掌握上,要有所建樹。
(1)和聲的常用處理原則
為同一首歌、同一旋律編配伴奏時,由于編配者的思維不同,編配出來的和聲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對旋律欣賞的角度不同、對歌詞內容的理解不同,決定著編配者和聲選擇的不同。中國民族音樂的旋律與和弦的關系比較復雜,各民族調式都有其特殊的和聲語言。在我國民間音調中,大部分民歌都是由五聲音階組成,這五個音又分別以主音的形式構成了五種調式。找出各民族調式的主要和弦,是為民族聲樂歌曲伴奏的常用辦法。
宮調式:屬于大調式色彩的民族調式。
、儆捎谏首兓男枰,主和弦經常做特別的處理,在其旁邊附加上調式音,即加度和弦。
、谠谖寮壓拖页3J∪テ,附加大二度關系的調式音。
、劢K止式常常是VI級和弦解決到T和弦。
特別注意的是:為宮調式的歌曲編配和聲時,為保持、突出調式風格,最好不用IV級和弦與VII級和弦。
商調式:屬于小調式色彩的民族調式。當商調式中有變徵音、主和弦由小三和弦變為大三和弦時,其調式又屬于大調式的色彩。
①主和弦上常常附加調式音。
、诮K止式常常是VI級和弦解決到II級和弦。
角調式:屬于小調式色彩的民族調式。角調式的實用價值不大,用的最少。因為要突出五聲音階的民族風格,所以為角調式配置和弦時,一定要根據其調式音的構成,靈活設計。
徵調式:屬于大調式色彩的民族調式。當徵調式中含有閏音、主和弦由大三和弦變為小三和弦時,其調式色彩即屬于小調式。
、僦骱拖页S酶郊右艋蚴÷匀。
、诮K止式常常用升高三音的II級解決到主和弦。
特別注意的是:為徵調式的歌曲編配和聲時,最好省略主和弦和屬和弦的三度音。
羽調式:屬于典型的小調式色彩的民族調式。
、 主和弦上常常附加七度音。
、 終止式常常是IV級和弦解決到t和弦。
特別注意的是:和聲處理原則可以根據自然小調的和聲。旋律的織體配置
根據上述選擇主要和弦的有效辦法,我們在配置伴奏部分時,要充分強調旋律的音響、旋律的豐富色彩;伴奏織體要與音樂風格相吻合。常用的手法如下:
、偈闱樾愿枨陌樽嗫楏w普遍采用:平穩流暢的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在相隔兩個八度的音區上,伴奏部分與旋律線條平行發展;復調性的旋律模仿,此手法多出現在宮調式的歌曲中。
②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在二十世紀80年代已經迅猛地崛起到了新的髙度。各種民族唱法相應地得到發展,戲曲、曲藝的演奏風格相繼融入到民族聲樂唱法之中。旋律伴奏的織體中,常出現的固定音型重復,就是從戲曲“垛版”的節奏形式發展而來的。
③為奔放、熱烈情緒的歌曲配置伴奏織體時,在鍵盤彈奏上要多采用柱式和弦織體,節奏清晰,速度快而穩,并結合典型民間打擊樂的節奏,使織體與旋律相映生輝,表現出喜慶、歡樂的場面。
④為保持純粹的民族五聲風格,突出民族五聲音階的色彩,要學會使用非三度疊置和弦、以及在某一和弦上附加大小二度的辦法。這樣的“加度和弦”在色彩上雖有所變化,但基本功能不變。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