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戲曲風格的民族聲樂作品教學
錄入時間:2012/1/11 13:21:00 來 源:中音在線 [音樂教程]
民族聲樂作品的戲曲風格,是由多方面音素構成的。不同的民族、地區、劇種、腔調,不同的歷史時代及其相應的文風,不同的體裁形式,以及不同的作者、演唱者的具體創造表現及其所形成的流派等等,反映在民族聲樂藝術的風格上都各不相同。而就民族聲樂演唱來看,表現在作品中的這些風格特質,還要通過演唱者活生生的聲音體現出來,這就必然要求演唱者在音質、音色,包括共鳴的發揮,氣息的控制,情感處理以及藝術素養、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培養下功夫。此外對于戲曲風格的民族聲樂教學,也不僅僅是傳授地方戲曲風格的知識和演唱方面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如何融入當代人對戲曲音樂的審美,追尋具有深刻內涵、同時抒發個人感情的表達方式,讓學生懂得“二度創作”的真正含義。
參考文獻:
① 余篤剛:《聲樂語言藝術》,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② 石惟正:《聲樂教學法》,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③ 應尚能:《以字行腔》,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
④ 張蕾:《歌唱的鑰匙》,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⑤ 李曉貳:《民族聲樂演唱藝術》,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⑥ 石惟正:《晨聲69聲字結合練聲曲》,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4 月第一版
⑦ 徐競存:《戲曲聲樂教程》,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⑧ 金鐵霖:《金鐵霖聲樂教學曲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編輯/石磊)
第五屆全國民族聲樂論壇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