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視對學生課外的學習引導
這里強調對學生課外的聲樂學習引導,是就現代聲樂學生的學習新環境而言,新形勢下高科技信息化早已應用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利用好這些資源將大大提高聲樂學習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任由其隨心所欲的加以濫用,就會對聲樂的教學帶來更多的阻礙 。學生課外學習時間的掌握好與不好也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重視這個時間的學習引導,就能利用新生代大學生好新奇、求知欲強的特點,適當地幫助學生正確運用現代高科技促進聲樂學習,少受不良審美的影響。歸納起來就是,多聽、多看、多思考。
1.多聽
聲樂的學習不僅僅是聲樂技巧的學習,更是對音樂藝術進行理解并適當表達的學習,多聽是訓練大腦對聲樂藝術的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好的聲音思維才能引導出好的聲音技巧 ,多聽好的聲樂作品可以了解到好的演唱方法,也可以學到作品表現手法,還可以欣賞到不同的音樂風格。在不知不覺中,大腦里就形成了聲音的美的概念,而且這種鑒賞力和判斷力會隨著量的積累,產生審美境界的飛躍。
2.多看
現代生活中物質與精神的輔助資料都相當豐富,聲樂是表演的藝術,學會“看”是提升自己聲樂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可以通過“看”學習到很多東西,包括歌唱的呼吸運動,唱與演的配合以及臺風、舞步等等。這些表演經驗進行積累、沉淀,然后再在訓練中慢慢的運用起來,不知不覺就形成了自己在演唱中的表現風格。
3.多思考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崇尚理性、尊重知識,要引導他們在多聽多看的基礎上勤加思考:思考好的聲樂作品、好的演唱好在哪里;思考自己的演唱改進方法;領悟歌唱概念;了解聲樂表演的真諦。聲樂課堂訓練只占聲樂學習的極小的一部分時間,課后大量的時間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去“悟”。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說明了聲樂中的思考就好比是修行中的參悟一樣重要,更多的時間是學生自己在課外的努力。而課外的聲樂學習,就是要進行思考來解決歌唱的意識上的問題,也就是是要解決思維上的歌唱,然后才是生理和肌能訓練上的歌唱。
小結
社會在進步 ,藝術教育也在不斷地探索更新更好的方法,教無定法,有效即可。對于新形勢下的新生代大學生,在教學方面也要遵循先研究學生,定出可行的,符合教學新規律的教學方案,然后再實施教育。尤其對于聲樂這門專業性強,個體差異大,受心理情緒影響大的專業來講,研究學生的特點、個性、心理的新動向對于聲樂的教學實施才能保證有效進行。
注釋:
①《白氏長慶集》,唐•白居易。
②《嗓子干擾及其排除》,麥克萊恩。
參考文獻:
[1] 趙震民.聲樂理論與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2.
[2]趙梅伯.唱歌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本文作者為佐世榮,請勿將本文用于商業用途。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