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線二胡考級頻道為全國二胡考級考生及二胡愛好學習者開創了一個強大的網絡學習平臺,系統開發權威二胡學習網絡教程,并開設免費教學空間,提供豐富的參考學習資料……
二胡曲《喜送公糧》結構分析與演奏提示
樂曲《喜送公糧》是顧武祥和孟津津創作于七十年代的一首著名二胡曲,它以優美流暢的曲調,生動地描寫了在糧食豐收之年,農民們喜氣洋洋地運送公糧時的歡樂場面。
樂曲由引子、A段、B段、華彩、再現和尾聲組成,是典型的復三部曲式結構。
引子情緒歡快、起音果斷,第1、2小節要以短促、有力的保持音來奏出,注意裝飾音不可過長,其奏法是:先將一、二指同時按于弦上,在弓子運動的瞬間,二指迅速地一放即按,使裝飾音只是輕輕一透而已。第3小節第一個“6”音也應帶有“5”的裝飾音,并突弱,以便于第3、4小節音型的漸強進行;這兩小節中的裝飾音應以上述的同樣方法來演奏。第5、6小節的十六分音符下行樂句,力度上要稍有漸弱,音符的時值要奏得準確、均勻,發音要清晰,富有顆粒性;旋律中的四個“3”音,除了最后一個用內弦三指外,前三個均要用外弦空弦來演奏,以保證樂句的明亮度。
經過伴奏揚琴兩小節的間奏以后,二胡于第9小節進入樂曲的主題呈示段。這一樂段的主體是由豎線條旋律組成的,音樂中充滿了挑擔號子的律動感,因此在演奏時運弓要稍稍跳躍些,不要將曲調奏得過于“粘連”,尤其是第9、10小節第二拍的連斷弓,以及第26小節的“ 6 6 │”等,發音都要格外地短促,與頓音相似。第13小節的“3.5 6 6”和第15小節的“2.3 5 5”要用切分弓來演奏。切分音與切分弓在節拍重音上是有區別的,切分音的節拍重音在中間時值較長的音符上,而切分弓的重音卻在兩頭時值較短的音符上。因為一弓內所奏音符時值越短,相對來講每一時值單位所用的弓段就越長,也就比較容易奏出重音來。在作曲家設計弓法時,就是為了某種律動的需要,有意用切分弓來突出兩端音符的節拍重音。為了使旋律更富有動感,在上述兩小節的最后半拍還可以加一個前倚音來作為裝飾。第19、20小節是這段旋律中的“眼”,其線條較為連貫,發音柔和,左手的滑音也比較圓潤,與呈示段的主體形成對比;這兩小節在演奏中心里要有挑擔時“嗨喲!嗨喲!”的律動感,除了左手的滑音以外,右手還要作忽強忽弱式的運行,以逼真地描繪出農民們肩挑扁擔送公糧的生動情景。第23小節第一拍的“6”音可以加一個“7”的前倚音,第二拍后半拍的“5”音最好用回滑7音來作裝飾,這樣演奏比較活潑、俏皮,效果較好。當樂曲奏至第26小節后,需從第9小節開始將主題的呈示段整段反復演奏一次,繼而再進入富有歌唱性的樂曲中段。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