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我國古琴藝術昨晚走進北京大學,讓青年學生近距離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深邃與高雅。
一曲弦歌好似天籟之音,深沉的古韻沁入人心。在北京大學的百年講堂,“和鳴——古琴藝術進大學”音樂會吸引了眾多高校師生,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弦樂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已有3000多年歷史,著名琴家吳釗、李祥霆、林友仁以及幾位中青年琴家,為青年學子先后演奏了十多首古琴名曲。
大學生:我們希望接受一些像古琴、昆曲這樣的傳統文化(的熏陶)帶給我們身心上的修養, “古琴藝術進大學”活動在一周的時間內還將走進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只有在年青一代中間喚起社會公眾保護的意識,大家參與到保護的隊伍中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才有希望、才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