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一款被體型耽誤的弦樂器 前陣子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演出上,歐陽娜娜和中國愛樂樂團合作,共同演出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 ≡谖枧_上,歐陽娜娜認真拉琴的模樣,美成了一幅畫,再加上大提琴寬厚大氣、古樸典雅的發音,簡直就是一場無與倫比的音樂盛宴。 6歲學大提...
20年11月30日12:6更新
“音樂貴婦”大提琴的演變發展史 大提琴有著“音樂貴婦”之稱,它的聲音類似于人類的聲調,數百年來,大提琴以其溫暖生動的音色和豐富的聲調,給觀眾們來了無窮無盡的美感。大提琴是備受追崇的獨奏與合奏樂器,經過一系列的文化變遷和不斷改進,現在已經成為現代音樂的一大主流樂器。雖然...
20年4月9日11:48更新
樂器制作:大提琴模具及制作方法 現代大提琴的標準長度是755毫米,7/8琴的長度是725毫米,3/4琴是690毫米,而1/2琴是650毫米。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早期制作的大提琴尺寸較大,長度達795毫米,后來逐漸減小到750毫米,主要是適應演奏家們演奏方便的需要。單層板的大提琴內模具用30毫米...
20年4月9日11:20更新
馬頭琴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的歷史悠久,從唐宋時期拉弦樂器奚琴發展演變而來。 別名 由于流傳地區的不同,它的名稱、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內蒙古西部地區稱作“莫林胡兀爾”,而在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昭烏...
11年4月8日17:22更新
740)this.width=740"> 薩滿鼓,是蒙、滿、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等族的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神鼓、抓鼓、手鼓、單環鼓,鄂倫春語稱文土文。流行于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省區。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北方民族的先民曾在貝加爾湖沿岸、蒙古高原和大興安嶺等處的巖壁上,刻畫...
10年9月14日9:35更新
在決定要學習樂器時,大提琴是極好的選擇,因為大提琴是弦樂器中最人聲的音域,因而它的音色給人以溫暖、真摯的親切感。加之這件樂器是用琴支柱支在地上坐著演奏的。這很利于演奏者肌體處于自然而較松弛的狀態,對兒童和老人尤為合適。鈴木教材匯集了一些世界名曲、各國流行的名歌,也有一些傳統訓...
10年7月29日14:10更新
選擇小提琴可不同于一般的選擇商品。小提琴的價格千差萬別,小到幾百元人民幣一把,大到幾百萬美金一把。這就看每個人所希望在什么價格范圍內確定選擇它的價格和價值相吻合的小提琴。對于初學小提琴的兒童和少年來講,一般請有經驗的老師根據您年齡、身高、臂長確定選擇4/4 7/8 3/4 1/2 ...
10年6月23日11:46更新
所用譜號:低音譜號或中音譜號、次中音譜號。 結構組成:類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質:琴身:木制結構,以槭木和云杉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屬絲;琴弓:馬尾。 樂器特色:屬提琴族樂器里的下中音樂器,音色渾厚豐滿,具有...
10年6月22日16:5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