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樹華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子。全曲分三段:第一部分以優美的曲調,如歌的慢板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技法,產生波浪音響,讓人聯想出一幅夕陽萬頃碧波,漁人滿載而歸的畫面。結尾處使用“花指”奏法,...
14年3月21日19:33更新
這首樂曲以昆曲音調為素材,描寫了林沖英雄落難,怒火滿腔,頂風踏雪,夜奔梁山的豪情壯舉。樂曲迸發出悲壯和抗爭的激情。全曲共分為五部分:(1)[引子]:氣概。(2)[一段]:憤慨。(3)[二段]:夜奔。(4)[三段]:風雪。(5)[四段]:上山。此曲采用雙音琴筧,滑抹搖撥及打擊樂小組伴奏等新穎手法,極富...
14年3月21日19:32更新
江南絲竹合奏曲。是明、清時期流傳在江南的曲調,用相同的旋律素材,采用變奏在前,原型素材在后的演奏方式,在江南絲竹樂曲中一個創新。樂曲旋律明快流暢、起伏多姿。結構富有層次,由快而慢,漸次高漲,表達了人們在喜慶節日中的歡樂情緒。樂曲采用放慢加花的變奏技法,將母曲《歡樂歌》發展成慢...
14年3月21日19:30更新
揚琴獨奏曲。 原為江南民間樂曲《梅花三弄》,與琴曲《梅花三弄》同名異曲。《三六》可能是該曲第三段《三疊落梅》中《三落》的上海方言諧音。樂譜最早載于1895年李芳園編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曾以絲竹樂合奏形式在江南各地廣泛流傳。在評彈演唱前常用琵琶、三弦作為開場音樂演奏,故...
14年3月21日19:27更新
揚琴獨奏曲《黃土情》由著名揚琴演奏家、教育家黃河創作于2000年,是一首極富西北風味的揚琴獨奏曲,全曲共分為引子、主題、賦格、快板和尾聲五個部分,其深情地音樂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黃土高原的自然風貌和西北人民的純樸熱情。 引子段落節奏自由,其凄婉的音樂充分表現出西北地區的蒼涼。 ...
11年10月28日14:33更新
《賣報歌》是音樂家聶耳三十年代創作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2/4拍,四樂句組成的一段體,五聲F宮調式。 《賣報歌》曲調明快、流暢,并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辛辣詼諧的筆調,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及對光明的渴望。 創作背景 1933年的秋天的一個傍晚,他約朋友周伯勛出去走走,他...
11年3月21日11:1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