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絲竹合奏曲。是明、清時期流傳在江南的曲調,用相同的旋律素材,采用變奏在前,原型素材在后的演奏方式,在江南絲竹樂曲中一個創新。樂曲旋律明快流暢、起伏多姿。結構富有層次,由快而慢,漸次高漲,表達了人們在喜慶節日中的歡樂情緒。樂曲采用放慢加花的變奏技法,將母曲《歡樂歌》發展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為末段,構成了A—1A—2A的變奏體結構。放慢加花是將母曲的結構成倍地擴大,演奏速度放慢,并將旋律加花裝飾,發展成與母曲具有一定對比的新型曲調,若不仔細分析,很難辨認其淵源關系。這是傳統民族器樂創作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旋律發展手法。此曲原系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