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古箏,多方面的環(huán)境是重要的,本文尤其指出家長在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長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激發(fā)幼兒學箏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練琴環(huán)境,幫助孩子理解老師的教學,督促和輔導練琴以及培養(yǎng)孩子的文化修養(yǎng)等諸多方面。
近年來,國內(nèi)各城市中逐漸掀起一股“學琴熱”。這股“學琴熱”不僅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繁榮和人們物質(zhì)生活的改善,同時也體現(xiàn)了我國人民對提高文化素質(zhì),培養(yǎng)包括美育在內(nèi)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迫切愿望。其中學習古箏的熱潮正方興未艾,幼兒習箏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幼兒學古箏,需要老師、家長、學生三方面配合。幼兒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但家長對孩子的調(diào)教和科學的輔導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為,以幼兒為對象的教學和輔導與青少年有較大差別,更不同于成年人,所以應特別講究因材施教和有針對性地輔導。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雖然孩子自身的素質(zhì)不太理想,但家長滿腔熱情且輔導有方,可以彌補素質(zhì)的不足;另一種是孩子雖然先天條件很好,但家長輔導不認真且不得法,往往會影響、阻礙孩子的學習進步。為了使孩子學好古箏,家長必須掌握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輔導孩子練琴的方法。鑒于此,我分別從下面幾個方面談談家長在輔導孩子練習古箏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激發(fā)幼兒的學箏興趣
對古箏感興趣,并喜歡上這種樂器,這是幼兒學好古箏的首要條件。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人有某種興趣就會對某項活動表現(xiàn)出肯定的情緒,如對文學有興趣的人,就會愛好文學;對體育有興趣的人,就喜歡打球、跑步等體育活動。同樣的道理,讓幼兒對古箏感興趣,是他們學好古箏的內(nèi)在動力之一。
那么幼兒學習古箏的興趣從何而來呢?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孩子對古箏有一種天生的喜愛,或者說是對音樂的一種偏愛。這類孩子平時便喜歡唱歌、跳舞、聽音樂、音樂感強,看見有古箏、鋼琴或其它樂器時喜歡撥幾下或彈幾個音;另一種是靠后天培養(yǎng)出來的。對此,家長可先讓孩子聽聽老師的彈奏,老師可彈一些幼兒比較熟悉的曲子,或者請別的會彈奏的小朋友表演給孩子看,使(她)有一種心理—“別的小朋友會彈箏、我也要會彈。”以激發(fā)起自己小孩的學箏興趣。
另外對孩子喜愛古箏的一些舉動一定要予以鼓勵,如:有的孩子喜歡在古箏上胡亂彈幾個音,或者模仿電視上一些演奏家的演奏動作,這些都是對箏感興趣的表現(xiàn),家長應及時鼓勵。如果幼兒對學箏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就會自覺地、興致勃勃地去學箏。否則,幼兒學箏就可能是外表化的、勉強的。
所以家長除輔導自己的孩子刻苦而有效地練琴外,還應該進一步培養(yǎng)孩子喜愛學箏,即學箏的興趣。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練琴環(huán)境和愉快的練琴氣氛
創(chuàng)造清潔、安靜、舒適的練琴環(huán)境和愉快的練琴氣氛,對幼兒練好古箏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了使幼兒集中精力,孩子練琴時最好有一個單獨的房間,房間要干凈、明亮。孩子練琴時其他人不宜來回走動,更不能有電視、音樂的干擾。
另外,家長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愉快的練琴氣氛,要以鼓勵、表揚的方式為主,了解幼兒的心理,讓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練琴。孩子的注意力一旦分散或不集中時,不要強迫孩子練琴。強迫練琴,粗暴斥責,甚至動用武力會給孩子造成過重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對學箏產(chǎn)生畏懼心理,適得其反。
所以家長應營造愉快的、輕松的練琴環(huán)境,這是提高練琴效果的最佳選擇。但是要避免另一種情況,就是:家長一味地寬松,一味地憑幼兒的興趣學箏,那么孩子一點壓力也沒有,顯然這也學不好古箏。這里關鍵是要掌握好一個“度”。
三、掌握科學的練琴方法
我們都知道彈奏古箏是一種包含著視、聽、運動等多種感官與大腦思維中樞協(xié)同作用的有意識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需要把技能操作與形象思維結(jié)合起來,也就是說,彈奏古箏需要經(jīng)過大腦的智力加工,才能由手指彈出。所以,如果孩子不通過思考和領會,是不可能學到東西和彈好古箏的。因為幼兒的年齡尚小,理解能力也差,這就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家長有時就要充當“二傳手”的角色,把老師課上的要求慢慢地傳輸給自己的孩子。
(l)認真記筆記,按老師要求進一步練習。
古箏的教學一般分為個別課與集體課兩種,但無論是采取哪一種上課形式,家長都應記筆記,以便回家按照老師的要求督促孩子練琴(每次固定一人帶孩子上課)。家長還可以在小孩學箏的同時與他一起學習,這樣可形成一種相互的促進。
(2)每天練琴的時間必須保證。
家長在督促和輔導孩子練琴時,時間一定要保證,并形成一定的規(guī)律,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也是鍛煉幼兒意志力的一個方面。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幼兒的練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練20一30分鐘,如早上時間比較緊張,一般可以練一次琴,這時可練“四點”、“琶音”、“搖指”等基本技能;到了中午和晚上每次再練20一30分鐘。這樣每天堅持,練琴的時間量達到一定的標準,就一定能提高學習效率。這里必須強調(diào)“每天堅持”,盡量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當然,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每次練琴的時間應適當?shù)匮娱L。
(3)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和做到有目的地練琴。
每天必須拿出一個整塊的時間來練習基本功,這是十分重要的。扎實的基本功是學好古箏的基礎,基本技能的練習方法必須正確,并做到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收到效果。用整塊時間不斷地正確地重復這些練習,一定能練出很扎實的基本功。另外,每次練琴一定要有目的性,有了目的性,就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練琴就有了針對性,每次練習就可以解決一個問題,這樣就可以循序漸進。比如練基本技能中,“搖指”的爆發(fā)力須反復練習短搖,有一定的爆發(fā)力了,再練習“長搖”,這就使練習有了一定的目的。一般來說每個古箏學生每星期只上一次課,與老師見面的時間很有限,老師在課上要求學生所要做到的,只有靠學生平時通過正確的、科學的、有目的地練習才能解決。
(4)練習古箏樂曲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練習樂曲是對學生音樂、技術能力的綜合性培養(yǎng),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啟發(fā)孩子,做到用“心”去練,做到技術與心靈的統(tǒng)一。老師布置了一首新的箏曲后,家長應帶領孩子先把樂曲來視唱幾遍,做到音準、節(jié)奏準確,并規(guī)范指法,也可把指法標在樂譜上。通過視唱,使孩子對旋律、樂句和樂曲的風格有所了解。
②在彈傳統(tǒng)箏曲時,家長應讓孩子多聽一些傳統(tǒng)箏曲的磁帶,或看一些相應的VCD,多感受這些箏曲的風格和韻味。此外,家長應帶領孩子一起來分析一下樂曲的結(jié)構。如很多箏曲都是由“引子、慢板、快板,再現(xiàn)”等段落組成的,那么在孩子練琴時,可根據(jù)這些段落把樂曲分割成幾部分進行逐一練習。也可將技法較難或指法較難的段落挑出來慢練,以達到一定的“量”和“強度”。這樣,孩子的練習就更有針對性了。
③慢練也是必須強調(diào)的。慢練是為了使孩子對旋律、樂句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并能使手指的每個關節(jié)都活動得很充分,充分調(diào)動手指各部肉的功能,使手指充分活動開。慢練還可以使大腦指揮手指有控制的練習。
④在練習樂曲時,要很好地表達樂曲的情緒,注意樂曲中的音樂術語和表情記號。家長要調(diào)動孩子能把情緒和情感更充分地、完美地表達出來,做到有表情地演奏,這也就是所謂的“樂感”。
四、對家長的幾點要求:
1、帶孩子瀏覽名勝古跡,多接觸大自然,以陶冶其藝術情操及增強其音樂的感受力。
2、讓孩子多看、多聽一些有關的電視和音樂會,使孩子拓寬眼界,增加感性認識,并激發(fā)學琴的積極性。
3、讓孩子多讀適合兒童的課外讀物,加強文學修養(yǎng)。
綜上所述,幼兒能夠成功地學好彈箏技能的關鍵,不僅在于老師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和有效的教學方法,還在于學生和家長的配合。家長與老師“幕前幕后”搭檔,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便能使古箏“教”與“學”的質(zhì)量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