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近日在山東青島召開首次全國校外培訓行政執法工作現場會,要求嚴格規范公正文明開展校外培訓執法,堅持過罰相當原則,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強化校外培訓執法監督,既強化對處罰過程中濫用、超越職權等違法行為的監督,又督促執法機關積極履行職責,依法守護孩子的快樂童年。
會議強調,要發揮法治在校外培訓治理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使校外培訓在法治軌道上運行。依法規范校外培訓行業秩序,推動誠實守信合法經營。依法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肅查處違法培訓行為,特別是培訓機構“退費難”“卷款跑路”行為。
首次全國校外培訓行政執法工作會召開
推動培訓回歸“良心行業”
新京報訊(記者馮琪)12月1日記者獲悉,教育部日前在山東青島召開首次全國校外培訓行政執法工作現場會,強調要使校外培訓回歸“良心的行業”,并指出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開展校外培訓執法,堅持過罰相當原則,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會議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作出“雙減”重大決策部署。《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頒布以來,各地強化普法宣傳,提升執法能力,嚴格規范公正文明開展執法,讓合規者受到保護,讓違法者付出代價,取得了積極進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進入規范執法、文明執法新階段。
會議強調,“雙減”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要不斷強化校外培訓法治思維,著力發揮法治在校外培訓治理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使校外培訓在法治軌道上運行。要依法規范校外培訓行業秩序,推動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堅決打擊“劣幣驅逐良幣”,使校外培訓回歸“良心的行業”。要依法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肅查處違法培訓行為,特別是培訓機構“退費難”“卷款跑路”行為,以執法的“冷刃”,讓人民群眾感受到被保護的“溫暖”。
會議要求,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依法堅決將黨中央“雙減”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健全校外培訓執法體系,推動完善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各部門分工負責的聯合執法機制,切實增強執法力量,廣泛凝聚執法合力。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開展校外培訓執法,堅持過罰相當原則,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要強化校外培訓執法監督,完善掛牌督辦機制、公開通報機制、統計報告機制、責任追究機制,層層壓實執法責任,既強化對處罰過程中濫用、超越職權等違法行為的監督,又督促執法機關積極履行職責,對違法行為“亮劍執法”,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久久為功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見效,依法守護孩子快樂童年。
據教育部,全國32個省份校外培訓監管部門負責人,“雙減”改革試點城市和計劃單列市教育局負責人,部分市、縣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參會代表現場觀摩了青島市校外培訓聯合執法工作,實地體驗了校外培訓行政執法的新舉措、新方式。山東青島建立綜合執法中心暨山東省教育執法實訓基地,設置陽光辦案室、投訴舉報處置室、行政執法推演室、行政案例展示室,建設教育行政執法指揮系統,實時指揮調度執法現場,與公安、消防、120系統聯通,實現“一鍵報警”,統一執法人員工作制服,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教育部聘任百名首屆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
日前,教育部舉辦全國校外培訓行政執法經驗交流現場會暨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聘任儀式,為來自全國32個省份的100名首屆全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代表頒發了聘書。百名首屆全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主要由熟悉相關政策法規、具備相關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等各界社會人士構成。除全國層面外,山東、河北、湖南、廣東、遼寧、寧夏等均已建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
聘任全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旨在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校外培訓治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各地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推進群策群力抓校外培訓治理。全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要深入調查了解校外培訓治理的實際情況,及時反映校外培訓治理中的困難、問題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各地要充分用好社會力量參與校外培訓治理,扎實推進“開放監管、開門治理、開拓服務”;要為社會監督員履職盡責提供堅實條件保障;要建立激勵獎勵、動態調整、優化退出等長效機制。
來源:新華社、新京報、央視新聞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