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樂器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與影響
在現有眾多的教學方式的背景下教師最多選擇的還是“器樂教學”,這已經是音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衡量一位教師水平的標準,在多種多樣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普遍選擇了電子琴和鋼琴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并且得到的教學效果尤為顯著,從而我們可以得出器樂教學在中小學的實際音樂課堂中正發揮著深遠影響。
一、“音準”和“節奏”教師想要學生能夠跟隨教師腳步首先就需要學生能夠有一定的“音準”,在一般的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有一種現象就是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新音樂的時候,學生無法正確地在教師演示過后正確的歌唱出來,而在這個時期教師通過鍵盤樂器的彈奏就可以方便又直接地讓學生對于該音樂的音準有個準確的認知,由此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生歌唱時的多方面能力。教師在每次該類型的歌唱課程中都可以首先通過鍵盤樂器來彈奏一遍曲譜,過后再要求同學們對教師剛剛彈奏的歌曲試著唱出來,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小學生對于音準的把控將會得到提高,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能夠幫助學生對學習音樂產生興趣,最終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一首歌中節奏是其中的“靈魂”,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一班都是將本節課的音樂通過口語解釋給學生,這樣的教學形式單一且學生理解極為困難,但教師通過鍵盤樂器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展示不同的節奏,能夠快速幫助學生對于各節奏有直觀的感受,大大地縮短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1]例如,在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尋找生活中的聲音》時,教師選擇了電子琴為本節課的教學工具,教師第一遍會對每一段的音樂先彈奏之后再彈奏并歌唱,第三遍的時候要求學生跟唱,在整體重復兩三遍(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而定)后要求學生們合唱,在教學中對于有學生聽不清或者不明白的部分教師會即可解答,通過一遍遍的聯系學生紛紛熟悉了其中的節奏,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生的音準都明顯提高。
[2]二、“伴奏”不可少鍵盤樂器在歌曲中的伴奏部分同樣是十分重要,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的伴奏能夠使得本節課的教學變得十分立體,這就會自然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有效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日常的欣賞課中,教師想要真正地做到為學生搜集到各種樂器的聲音是十分難的,難以實際操作起來,所以說教師通常選擇電子琴等鍵盤樂器,該方式既能方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伴奏,還可以在教師彈奏不同類型的音樂時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時候,本首音樂是有民族特色的,教師選擇通過電子琴半分解時的和旋節奏使得音樂的節奏更加清晰,在教師對課外曲目做曲類伴奏時,學生能夠快速發現其中歌曲特點,使得學生在較短的學習時間內有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在創作課堂中在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中小學生不僅僅需要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創作能力。教師想要學生能夠有創作意識就需要從日常的節奏練習為開端,而無論怎樣的節奏練習都離不開鍵盤樂器,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地以鍵盤樂器為教學中心設置多種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學生課下練習的樂器即可,為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教師選擇用口風琴為學生的課下練習樂器,因為這種樂器方便學生攜帶,同時該樂器不僅僅可以像鍵盤樂器一樣發出多種音調,還可以和其他吹奏樂器一樣練習演奏者的氣息。教師在課堂一開始便設置好了本節課的創作主題——當火車穿過草原,穿越一個個小山坡向遠方開去,之后要求學生自己發揮表現出對于該主題的“音樂理解”,做出音樂創作。學生通過自薦的方式做出了屬于自身風格的音樂創作,同學們大體都能夠通過由強到弱的節奏去體現火車的狀態。
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創作學習感受到學習音樂的獨特魅力,在之后的音樂課堂中表現的都很積極,在形式下學生的音樂能力必然有所進步。結語音樂對于我們來說是有“魔力”的,音樂幫助悲傷的人走出傷心的狀態,啟迪我們的智慧,在沒有靈感的時候激發人的創作能力,美好的音樂需要通過科學的方式在各種媒介中實行傳播。在中小學生的音樂課堂中給予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音樂教師應該保證自身專業素養的情況下通過不斷的努力以及正確的教學態度為學生展開教學,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為教師,更是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