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唱得響的經典少兒歌曲
前不久,筆者幾家好久不見的朋友相約周末一起家庭聚會,大家都各自帶了小孩參加。晚飯結束后,一位朋友提議讓每位小朋友表演一個才藝節目,小朋友們有唱歌的、跳舞的,場面十分活躍、熱鬧。輪到其中一個朋友的女孩子,年齡只有五周歲,給大家唱起了一首《愛情買賣》,如此小的孩子竟然把網絡音樂唱得有模有樣,我問小女孩:“誰教你唱的這首歌?”,小女孩天真地回答:“跟著奶奶去廣場舞,廣場舞就有這首歌。”
小女孩天真無邪的話語,讓我們在場的大人們哭笑不得,也引發了我們對少兒歌曲的討論。身為父母的我們,有的十分懷念《讓我們蕩起雙槳》、《外婆的澎湖灣》等經典兒歌;有的抱怨:“現在好的經典兒歌找不出幾首,真不知該給孩子們選什么歌?”還有的感慨到:“兒童沒有好歌聽,兒童缺少好歌唱”。雖然有些帶有吐槽性,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少年兒童還是十分缺乏傳唱的、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優秀原創少兒歌曲作品。
由于缺乏優秀少兒歌曲,加之孩子們處于好奇心盛、模仿力強、鑒別力弱的特殊成長階段,長期哼唱灰色兒歌、成人歌曲的孩子,不僅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沒有好處,對他們的審美觀、價值觀也會產生影響,亟需引起社會、家庭和教育部門的警覺和重視。
少兒歌曲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首好的少兒歌曲不但可以幫助孩子獲得藝術上的熏陶,而且可以引導孩子向上向善向美。首先,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構建良好道德規范。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始終是教育的核心。時下,一些家長、老師的期望偏差導致過分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狀況的了解和引導,導致他們道德品行的失范。因此,要注重增強道德教育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構建良好道德規范。
其次,要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倡導文明校園文化。有關部門應從源頭治理,要堅持正面引導與加強監管相結合,綜合治理社會文化環境,鏟除垃圾文化滋生的土壤。同時,要規范網絡、影視媒體傳播行動,讓其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社會、家庭、學校加大對不良文化信息的監管合力,為孩子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
第三,要積極創造優秀少兒歌曲作品,弘揚優秀兒童文化。當前,一些少兒音樂工作者片面強調少兒歌曲的藝術性,而不夠重視推廣少兒歌曲,從而造成了好兒歌的傳播性有限。音樂工作者必須在創造優秀少兒歌曲的同時,學習市場運作知識,將少兒歌曲的藝術性和推廣性結合起來,樹立精品意識和傳播觀念,才能贏得少兒歌曲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此外,要堅決抵制品味、質量低劣的文化產品。多層次、多渠道的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努力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尤其要注意讓孩子在與校外文化的接觸過程中提高鑒賞力和判斷力,防止被不良文化侵蝕。總之,只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重視少兒歌曲的創作、傳播和監管,各司其職,多管齊下,就一定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多、更好的優秀少兒歌曲,讓孩子們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