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藝術教育司:美育教育的“雙增”時代開啟了
近期,在教育部召開的發布會中,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提及“雙減”政策,表示:“雙減”實質是美育教育的“雙增”。
1、增加了學生在校期間參加體育活動、藝術活動的時間;
2、增加了學生參加校外藝術培訓和藝術活動的時間。
正因如此,美與教育的“雙增”時代正式開啟了!
無論是“雙減”還是“雙增”,其目的都是要改變文化成績至上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們正式教育目的,全方面發展自己的潛能。
教育部之所以嚴厲打擊文化課培訓,其實正是想將藝術、體育類科目納入教育考核,提高藝術教育的地位,利用美育教育幫助孩子發散思維、豐富想象力、提高審美能力。
其實,學習藝術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學業,取得更好的成績。
美國芝加哥音樂學院的院長安妮·羅伯森就曾肯定了藝術與科學之間的關系,她分享過自己女兒的成長經歷,她說,自己的女兒雖然最后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但是,音樂讓自己的女兒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更加具有創造力,從新穎的角度看待問題。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孩子們在校內有了更多精彩的藝術課程,同樣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參與校外美育培訓和美育活動,孩子們接受藝術教育的機會同樣得到了增加。
很多家長也更加愿意帶著孩子選擇一些課外藝術類興趣班,讓孩子利用課余時間更加深入的學習一項本領,掌握一項技能。并且走進劇場,觀看演出,讓孩子身臨其境地感受藝術的氛圍。
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司長俞偉躍,也曾肯定了校外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校外藝術培訓其實是對校內課業的正向補給。
他說,“校外培訓要做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開展音體美、琴棋書畫等培訓,特別在學科類教學方面不要替代學校的教育功能。”
學生們在學校里學習到的藝術知識,比較籠統、廣泛,當孩子在其中發現自己的興趣時,校外的藝術培訓,就可以幫助孩子在藝術興趣上走的更高更遠。
網絡上流傳一句話,深以為然:“雙減”減掉的其實是不愿學習的學生和不負責任的家長。
在國民素質逐步提高的現如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素養的重要性逐漸體現。
“雙減”讓學生們得到更多美育熏陶的同時,也為許多教師創造了機會,推動了我國美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