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教學方法探討
1、圖畫教學法
圖畫教學法,就是在音樂教育活動中運用圖片、文字、圖表、符號等圖示手段,把知識結構、知識之間的聯系和關系、活動內容、參與方法,簡單、清晰、明了地表現出來,使幼兒便于理解、學習、參與,又利于記憶的一種教學方法。
幼兒對直觀的圖畫很感興趣,因此建議教師要充分利用圖畫來講授內容。圖畫所依據的教育活動內容是多元的,它可以把抽象的文字語言化為形象的圖示符號,因為幼兒對形象的事物的記憶能力要強得多。圖片、文字、圖表、符號等的準備,可以是教師的繪畫,也可以是幼兒的參與,還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組合設計。活動導入、歌唱、韻律、音樂欣賞、打擊樂演奏、音樂游戲等活動,通常會應用到這一教學手段。
圖畫教學法,對幼兒提高參與音樂教育活動的興趣,理解教學活動的知識內容以及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均作用顯著。
使用圖畫教學法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在同一節課中,運用的圖片不能過多。
②利用圖片的時機應該恰當。教學活動中怎樣利用、什么時候利用都應事先考慮周到。
③如果圖片篇幅較小,教師可以拿著圖片繞活動室一圈,使全體幼兒都能看清楚。
④部分特別有用的圖片,還可以在活動室開辟一角予以張貼,以便于孩子們仔細觀察、反復觀看以加深印象。
⑤教師平時要做好積累圖片的工作。
2、講授法
講授法,是指教師通過語言描述、說明和解釋,向幼兒傳遞信息,從而使幼兒獲得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古老而傳統的教學法,雖然有種種不足,但至今仍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包括講述和講解等教學方式。講述,是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或敘述學習內容;講解,是對概念、原理等說明、分析和解釋。認為講授法除了能讓幼兒迅速掌握知識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培養他們的注意力。
教師運用講授法的要領:
①講述的時間不要過長。
②講述的內容要適合幼兒的接受程度。
③教師要注意講述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
④講述時注意保持與幼兒的眼神交流。
⑤兼用圖片、多媒體等配合講述。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展示實物、圖片、教具,示范性演唱、演奏、表演動作,或采用現代化視聽手段,指導幼兒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演示法直觀性強,能使幼兒獲得具體、生動、真實的感性知識,對提高小朋友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提醒各位老師,運用演示法教學時,要照顧到全班幼兒都能夠看到演示對象,盡可能地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充分感知學習對象。
教師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①演示的準備工作要充分。
②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演示。
③演示要和講解有機地結合。
4、游戲教學法
游戲是孩子們最為喜愛的一項活動。幼兒在娛樂和玩耍中進行音樂活動,在自然、輕松、有趣的游戲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可獲取知識技能。
游戲教學法,是通過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相關教育,從而使幼兒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方法。而音樂游戲,則是采用游戲化的方式組織幼兒開展音樂活動時的一種教學方法。音樂游戲主要有模仿性音樂游戲、表演性音樂游戲、體育性音樂游戲和創造性音樂游戲。
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活動應用比較廣泛,除單純的音樂游戲外,在唱歌、節奏樂演奏、歌表演、舞蹈、韻律活動、音樂欣賞等教學活動中都可以運用游戲方式。同時,在幼兒音樂素質和音樂能力訓練中,也可以結合游戲的方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如節奏感、聽覺、二聲部的節奏朗誦訓練等。
5、探索教學法
探索,就是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教學法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幼兒主動參與到發現問題、多方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可以促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經過思考獲得知識。
探索教學法在開發幼兒智力,發揮小朋友的學習積極性,活躍活動氣氛,師幼互動,以及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與合作精神等方面作用顯著。在音樂欣賞、表演動作設計、聲音造型、音樂創造、節奏圖譜設計中應用較多。
6、聯想、想象教學法
聯想是一種科學的、豐富的想象過程。聯想是由某一人物、事物、概念而想起其他有關的人物、事物、概念的思維活動。想象,則是人腦對記憶的表象進行改造并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利用聯想思維進行創作的方法,即為聯想法。當創編某一作品的表演動作時,把曾經看到或表演過的動作聯系起來并加以參考比較,從中受到啟發,或者對某些動作進行模仿和借鑒,從而打開思路,創造出新的不同的動作來,這種創編的方法就是聯想法。認為聯想法自由、靈活、多樣,富有啟發意義,對幼兒認識問題、思考問題,特別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以下為音樂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聯想和想象力的幾種方法:
①不斷豐富表象,獲得感性經驗,為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奠定基礎。
②通過多種音樂教育創作活動,引導幼兒打開想象的大門。在唱歌活動中的表演動作創編,音樂欣賞中的線條、色彩、圖形設計,音樂要素訓練中的音高、音色、音強、節奏歐、速度、情緒的感受與體驗等,音樂創作活動中的旋律創編、歌詞創編,韻律動作創編,以及節奏創編等,都宜開展豐富幼兒聯想的音樂教育創造活動。
③創設情境,為幼兒提供想象環境與表現的空間。采用故事、音樂、歌詞、表演、掛圖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場景等,對兒童的感官加以刺激,使他們的心理、行為、情感發生變化,以最佳情緒有目的、有意識地展開想象,從而實現創造教育的目的。
④進行學科拓展、領域拓展,以及多元智能的培養,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嘗試將音樂活動與語言、美術視覺空間、科學、邏輯數學、自然觀察、肢體動作、人際合作、內省等學科領域結合的、多元智能的培養,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⑤運用比較法,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⑥運用聯想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對幼兒的想象培養,使他們從無意想象到有意想象,再發展到再造想象與創造想象。
7、表演教學法
表演教學法是根據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通過表演手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從而讓孩子在愉快的情趣中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表演教學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選擇適合的表演主題內容。
②創設情境。設計與表演主題相關的場景,借助各種手段模擬真實的情景,以及制作頭飾、道具,選擇相關的音樂等。
③分角色表演。師、幼、家長參與其中并表演相應的角色。
④表演形式多樣。如兒童劇、童話故事表演、情景表演、表演游戲、模仿表演、小品、配樂朗誦,以及與音樂欣賞作品相關的表演,歌表演、韻律表演、舞蹈表演、生活主題表演、聲勢表演、聲音造型表演、打擊樂演奏表演等。
⑤鼓勵幼兒進行表演動作的創編。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