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科普: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構成音樂的主要邏輯-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四個要素。
最早接觸聲音的四個要素這一概念,是在我們的音樂基礎理論教材當中,那么今天校長給大家簡單描述這一概念同時,結合我們的實際應用,解析一下音的四個要素的真正含義和與音樂的關聯。
我們都知道,聲音是振動而產生的,那么音的四個要素,都與振動有直接關系。
首先說音的高低,從物理概念上來說,聲音的高低由物體的振動頻率來決定,振動頻率越高,聲音就越高,反之,聲音就會越多;那么從音樂性來說,聲音的高低,構成了旋律的主體,旋律由低音走向高音,又成高音回到低音,不斷的起伏發展,構成了我們聽到的一句句美妙的音樂句子。那么我們結合到實際應用來說,振動頻率也就是物體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比如一根吉他弦,高音在一秒鐘內振動的次數,肯定要比低音在一秒鐘內振動的要快;比如我們人聲的歌唱,在唱高音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氣息以更快的速度通過我們的聲帶,使聲帶更加快速的振動。
再來說一下強弱,強弱其實就是聲音的大小,還是從物理學上來說,聲音的大小由物體振動的幅度來決定,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大,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小;從音樂性來說,聲音的強弱,構成了音樂情緒表達的主體,每一段音樂,都是在表述一段情感、情緒或者是畫面,那么音樂的或重或輕、或強或弱,在二者之間舒緩或急促的轉換,構成了不同的音樂情緒感,給聽眾不同的音樂情緒感受。結合到實際應用來說,還是一根吉他弦,我們想讓它發出更大的聲音,需要把它拔至比原來位置更遠的距離,讓它有更大的振動幅度,才能發出更大的聲音。
接下來說一下長短,這個比較好理解,從物理學來說,聲音的長短由物體振動的時間來決定,振動時間長,聲音的持續就長,傳播就不會停止,振動時間短,聲音持續時間就短,傳播很快結束,如果把振動停止,聲音同樣停止;從音樂性來說,聲音的或長或短,構成了節奏的主體,把長、短按照一定規律組合排列,就構成了不一樣的節奏風格與律動,不同的律動不同的長短,結合到不同高低的音,就構成了旋律的全部,旋律除了聲音的高低以為,還有聲音的長短。結合到實際應用來說,校長有一些常識和大家分享,很多人以為高音是最吵的、最具穿透力的,真實情況是恰恰相反,低音的傳播距離比高音要遠,同時,低音的持續傳播時長比高音要長,比如我們同時在鋼琴上按下兩個音不放,最先消失的一定是高音,最后在持續的一定是低音。
最后來說一下音色,從物理學來說,音色是由振動體本身的狀態來決定的,不同的振動物質所發出的聲音也不盡相同,比如吉他弦,同樣一把吉他,鋼弦與尼龍弦發出的聲音不同,不一樣的人說話唱歌聲音不同,是因為我們的聲帶結構不同;從音樂性來說,音色是我們音樂當中一咱表情的體現,很多時候,音樂的形容是一種抽象性不具備標準的,比如柔美的音色、輕巧的音樂、結實的音色,它更多的是對演奏者和表演者的一咱情緒引導,演奏者本身向著這個方向來完成,進而體現出不同的音樂表情。
聲音的藝術,比畫面的藝術更具藝術感,因為聲音摸不到也看不到,只能靠聽覺去感受,這樣給了聽音樂的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間,同樣一首樂曲,不一樣的人聽起來,腦海中的呈現與感觀都不一樣,那么我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要了解給我們無限想象空間的音樂,到底是怎樣構成的,就是這樣的四個要素,構成了我們音樂的主體。
有的朋友不喜歡復雜、喜歡化繁為簡,只要聽和感受音樂就好,有的朋友喜歡細致化的分析和思考,除了感受還想要分析,不管哪樣,今天這篇文章希望給廣大音樂愛好者,在享受音樂時,帶來一定的幫助,哪怕是一丁點影響和變化,王校長也非常開心和欣慰的。音樂給你力量,藝術改變生活,祝大家開心,音樂伴你每一天。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