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百科:日本的民族樂器
樂器,無非可大致分為分為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和彈奏樂器三類,日本的民族樂器也是如此,可以從這些樂器的形態及演奏中看出日本傳統音樂注重音色的微妙差異。
日本的傳統音樂被稱為“邦樂”,用于演奏“邦樂”的日本傳統樂器又被稱為“邦樂器”或“和樂器 ”。讓我們看看這些"和樂器"的家族們的主要成員吧。
第一、三味線
三味線,日本傳統樂器,三味線的祖先是中國的三弦,三弦在1560年由沖繩登陸日本,經改造后更名三味線,日本最起始用鼓槌彈奏這個樂器的是彈琵琶的盲人,后來發現三弦的音色及其適合日本當地的音樂節奏,于是三弦迅速在日本得到廣大樂師們的喜愛,于是三味線開始運用人偶戲(人偶凈琉璃)——傀儡娃娃之中,成為當時樂師們維持生計的重要工具。
三味線在日本民間廣泛地流傳,是當仁不讓的日本樂器之王,作為樂器,三味線被分為細桿、中桿和粗桿三大類。其外觀、技能都大致相同,只是在具體構造的細微處還有演奏音域有明顯的區別。粗桿能夠發出強而大的音樂,細桿的聲音則細膩悠長,中桿介于二者之間,到現在它已經成為了日本舞蹈、戲曲中代表性的伴奏樂器,顯示出三味弦在日本人生活中地位的不凡。
第二、尺八
尺八是日本的一種傳統木管樂器,同樣的,尺八也源于中國,尺八曾是地位較高的宮廷雅樂,發源于漢,興盛于唐,宋朝后逐漸式微,因長一尺八寸,故稱尺八。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東傳日本,融入日本本土,并逐漸興旺,成為傳統樂器之一,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還保存著我國唐代傳去的八支唐式尺八。尺八以竹根制作,中通無底,管體一尺八寸,歌口為外切半月形,正面開四個按孔,背面開一個按孔,制作非常復雜。因此,若作為原材料的竹子不達到一定的要求,是不能用于制作尺八的。
第三、太鼓
對于太鼓,雖然起源已經無從考證,一般來說還是認為起源于中國。太鼓是日本比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打擊樂器,其狀如啤酒桶,大小也有不同,鼓身用櫸木(高檔)或次楸木(低檔)兩面蒙上熟牛皮,直徑從30厘米到超過1米的寬度。日本古時用太鼓驅趕病魔,有時也作迎神之用,在各種祭祀場合的出場率極高,后來也廣泛出現于日本的傳統藝術中。單獨鼓這種樂器,喜歡聽的人不多,而且鼓多用于伴奏之用,在宮廷、戰爭、歌舞能劇中都有太鼓的影子。
第四、日本琵琶
琵琶這種彈奏樂器源自波斯(今伊朗境內),經由印度、中國在奈良時代時傳入日本。琵琶的長度約在60公分至106公分之間。對于日本琵琶,也是有著很大的種類之分,有中國唐代使用的五弦琵琶;有日本琵琶中體型最大,用于彈奏雅樂的樂琵琶;還有在日本最為流行的薩摩琵琶。樂器體型較樂琵琶小,全長約一公尺,四弦四柱,柱高且大;以扇形的撥彈奏之。
幕府末期的池田甚兵衛融合了市街與武士的兩種風格,成為薩摩琵琶的正派。薩摩琵琶以說唱為主,音樂只起伴奏作用,不是獨立的樂曲,聲調激昂清脆,保持了日本音樂的傳統。
其他還有,筑前琵琶、筑紫琵琶、平家琵琶、盲僧琵琶 、荒神琵琶、錦琵琶等。
這也只是日本傳統樂器家族中較為代表的一部分,其他還有很多的種類,如果你有興趣,推薦你親自去感受一下這些樂器的風情。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