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知識:手風琴樂器和手風琴藝術的發展
手風琴屬于活簧類樂器,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簧片樂器。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手風琴(accordion)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簧片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手風琴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手指與風箱的巧妙結合,能夠演奏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樂曲,這是許多樂器無法比擬的;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可以說一架手風琴就是一個小型樂隊。加之音高固定,易學易懂,體積小,攜帶方便,因此,手風琴很適合不同年齡的演奏者自娛自樂,也可以很方便地攜帶到學校、劇場參加演出。
手風琴屬于活簧類樂器。它是借鑒中國笙簧發音原理而形成的。
1777年,中國器樂“笙”由意大利傳教士阿莫依特神父傳入歐洲,隨即便在歐洲開始出現了一些手風琴的前身樂器,但它們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真正用手拉的風琴是由德國人德里克·布期曼(Friedrdch Buschman,1805—1864 )在1821年制造了用口吹的奧拉琴,1822年又在琴上增加了手控風箱和鍵鈕,后來,奧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Cyrillus Demian 1772—1847)在布斯曼的基礎上,集當時手風琴的各種前身樂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為accordion的手風琴。直到今天,世界各地仍然沿用accordion這個名稱。
從歷史上來講,琴的種類和規格很多,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全音階手風琴的結構非常簡單,相當于口琴增加了風箱;右手部分有十來個鍵鈕供演奏曲調,左手部分有兩個和弦鍵鈕擔任伴奏;在同一鍵鈕上,推拉風箱發出不同高度的兩個音(與口琴發音相似);琴上沒有背帶,完全靠雙手托琴;全音階手風琴的最大缺點是不能轉調,如若變調則需另換一架琴演奏。半音階手風琴首先是為轉調帶來了方便;左右手兩部分的鍵鈕數量都有所增加,加之此琴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不同,所以這種琴音域很寬;半音階手風琴也無背帶,仍靠雙手托琴演奏。鍵鈕式手風琴(亦稱新半音階手風琴、巴揚)裝上了背帶,這對雙手來說是一大解放;另外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一致,這樣使風箱的變換和運用也獲得了很大的自由;鍵鈕式手風琴左手部分的鍵鈕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排列相當科學,因此沿用至今。使用的鍵鈕式手風琴包括了三、四、五排鍵鈕。在我國主要使用五排樣式的鍵鈕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最大的優點在于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階上下行。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鍵盤式手風琴,從此手風琴便分成鍵鈕式、鍵盤式兩大類,二者并行發展。鍵盤式手風琴左手部分其結構與鍵鈕式手風琴完全一樣,只是將右手部分的鍵鈕改為鋼琴式的鍵盤?赡苁怯捎阡撉俚脑,這一改進使手風琴這件歐洲民間樂器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最廣泛的普及。
貝司是左手鍵鈕,對位低音和和旋的統稱
手風琴一般是以貝司來分,譬如8貝司、32 貝司、48貝司、96貝司和120貝司。
透過上述幾種手風琴結構類型的變化,大致可以看出手風琴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主要階段。當今鍵鈕式手風琴主要是在蘇聯以及北歐一些國家中流行,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流行最廣泛的還是鍵盤式手風琴。
自手風琴的創制至今,在制造工藝、演奏技巧和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等方面都有極大的、變革性的發展。當今西德荷萊琴廠生產的185貝司的高級手風琴,已成為國際手風琴界所驚贊、神往、欲求不得的珍品,F代手風琴不僅可以擔任伴奏、獨奏,參加重奏、合奏、協奏,而且可以單獨演奏古典各派音樂大師們的大型音樂作品的原作。隨著手風琴這種樂器的不斷完善和演奏技巧的迅速發展,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引起了眾多作曲家們的重視,為手風琴專門寫作的作品越來越多?傊,在一百多年的時間內,手風琴由原來的雛形發展成現在這樣完善精美的樂器,其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在樂器發展史上也是少見的。
手風琴是在全世界范圍的,最為廣泛普及的樂器之一。在當代,手風琴不僅在專業樂壇上,而且在大眾音樂文化生活中也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早在一九三一年,德國便在特洛辛根市建立了一所手風琴專業學校。到一九四八年學校進而改為州立手風琴學院。在英國,則把手風琴作為發展音樂教育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一九三六年建立了“英國手風琴演奏者學院”,為發展英國的音樂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使英國成為手風琴音樂創作最為繁榮、文獻資料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國際音樂組織建有國際手風琴協會,并經常舉辦國際性的手風琴比賽。在西方一些著名音樂校里都建立了手風琴系,在一些普通大學里,也設有手風琴專業。
在世界手風琴史上,蘇聯手風琴藝術的發展道路是值得注意的。 眾所周知,手風琴在蘇聯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俄羅斯民間樂器。早在上世紀中葉,即在手風琴剛剛誕生不久,這種新生的樂器就流傳到了古俄羅斯。俄羅斯人對這件還不夠完善的樂器的熱愛,是以一種特殊的方法表示的,他們對手風琴掀起了一場改良再造的風潮。一時間,在俄羅斯各地,同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經過改頭換面的手風琴,意大利手風琴,德國式手風琴,多調式手風琴,雙排式手風琴,改良式手風琴等等。這些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過于狂熱的行為,大概正是手風琴能夠成為典型的俄羅斯民間樂器的重要原因。蘇聯能生產專供手風琴樂隊使用的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手琴,也生產專供管弦樂隊使用的手風琴,還有大管、大號、低音大號、圓號、小號、單簧管等特種音色的手風琴。現代蘇聯生產的最大型號的鍵鈕式手風琴的音域,從大字一組的E1音到小字四組的f 4之間,包托了所有七十七個半音音級,超出了六個八度,這在當今世界樂器王國里也是屈指可數的。
扎根于俄羅斯民間音樂活土之中的俄羅斯手風琴演奏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對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也發生著積極的影響。偉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和普羅科菲耶夫,都曾把手風琴用在大型管弦樂隊中。尼古拉柴金為手風琴寫的奏鳴曲和帶有管弦樂隊伴奏的手風琴協奏曲,引起國際手風琴界的重視。俄羅斯手風琴界,正在為手風琴在管弦樂隊中爭取一個固定的席位而不懈地努力著。
巴揚鍵鈕式手風琴是手風琴家族中特殊的一員,它為紀念古羅斯歌唱家巴揚而得名。與傳統手風琴相比,巴揚的右手鍵盤具備傳統手風琴無法比擬的寬廣音域,左手鍵盤在保持了傳統低音和弦的同時,還引入了自由低音的新概念。
現代巴揚手風琴的右手鍵盤一般有兩排或三排鍵鈕,有的還帶有變音栓裝置(這主要由樂曲聲部的多少來決定,變音栓按鈕位于右手鍵盤的上方),左手鍵盤一般有5排或6排的自由低音鍵鈕。它具備極其出色的俄羅斯藝術表現力,無論是演奏最簡單基本的曲目,還是世界古典音樂的名作,巴揚都能夠勝任,F今的巴揚手風琴主要有2、3、4、5聲部幾種類型。
巴揚手風琴由右半琴身、左半琴身和皮風箱3部分構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皮風箱的來回伸展收縮產生強大的氣流,促使小簧框上的簧片震顫發聲,演奏出優美的旋律。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