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快樂音樂學習讓孩子發現自己
接受音樂教育、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是現在很多家庭都會做出的選擇。在多元化的世界中,藝術教育沒有統一的模式,因為藝術教育不是給孩子定性,而是讓孩子發現自己,來獲得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孩子們到底喜歡怎樣的音樂課堂呢?
音樂美學家、教育學家周海宏說:“快樂教育不是只快樂不教育,而是讓教育過程充滿快樂,學習不等于不快樂,快樂不等于不學習。”
在傳統的音樂課堂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很多音樂課堂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一般通過單方面地輸出知識、每節課都重復教學、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實現教學目的,因此也導致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
這種教學模式極大影響了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熱情,久而久之,音樂課堂逐漸變得沉悶、無趣。最終,孩子們的學習效率降低,學習目的也無法達成。
一堂優質、被學生喜歡的課堂,一定是教育性和趣味性二者兼并的。
基于此想法,將音樂教育與趣味動畫游戲相結合,搭建集趣味性和專業性于一體的功能型小游戲,給每一個孩子帶來有趣生動的課堂的同時,也為教育機構提供了音樂數字教育解決方案。
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設置了:音樂感受力訓練——趣味運動會、音樂協調類訓練——甜品屋、節奏類訓練——宇宙飛船節拍器。
這幾類游戲訓練都是根據孩子們喜歡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學進行設定。在凸出趣味性同時,每一類游戲都會對音樂學習起到專業的輔助作用。
這類功能的輔助,會讓我們的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進度更高效,也能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訓練中去體驗音樂、感知音樂,最終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能力。
音樂感受力訓練——趣味運動會
“趣味運動會”被分類為音樂感受力訓練。
音樂感受能力,即對音樂節奏的情緒體驗能力,是一切音樂能力發展的前提,是引發受教育者對音樂產生熱情的關鍵。
怎樣提升孩子音樂感受能力?最簡單方式是從孩子們肢體動作培養起。
在這個游戲環節中,每位小朋友都會對應上不同的小動物,伴隨著歡快的音樂,敲擊鼓面讓小動物們進行賽跑;敲擊鼓面的速度越快、小動物奔跑的速度就會越快。
在不斷變換的音樂節奏中,小朋友揮動手中鼓棒進行敲擊,還能自主轉換打擊節奏和速度完成游戲。
這類訓練,通過在音樂教學課堂中的游戲使孩子能夠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在音樂欣賞中通過自身的肢體動作充分提升引音樂感受力。
音樂協調類訓練——甜品屋落點游戲
“甜品屋落點游戲”被定義為音樂協調類訓練。
肢體協調能力作為人至關重要的能力之一,在樂器演奏中尤其在架子鼓演奏中,協調能力的重要性體現得更為明顯。
肢體協調演奏經過大量的練習之后,肢體才能掌握規律的運動。孩童教學與成人教學存在巨大差異,需要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利用化繁為簡、視聽結合的趣味性方法鍛煉孩子們的協調能力。
在這個游戲環節中,設立擺滿了漂亮的甜品屋場景,小朋友們跟隨每一節課所學的節奏型樂曲,收集美味可口的甜品。
甜品屋界面一共有“五條甜品傳送帶”,音樂響起時,每條傳送帶上會出現不同種類的甜品,它們對應樂譜上不同的音符。小朋友們根據傳送帶上出現的甜品,敲響對應鼓面和镲片,就可以收集成功啦。
不同甜品的設計,會讓游戲體驗感更加童趣,首先幫助小朋友們以更親切的方式記住各個鼓面;在鼓面熟悉之后,跟隨樂曲進行甜品收集,不僅能夠更好的學習和穩固所學節奏型,還可以幫助孩子鍛煉良好的四肢演奏協調能力和節奏感。
節奏類訓練——宇宙飛船節拍器
“宇宙飛船節拍器”被定義為節奏類訓練。
節奏是音樂的靈魂和骨架,節奏訓練在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會通過拍拍手、剁剁腳表達最簡單的節奏感,但在智能音樂軟件中怎樣設置一個趣味性和教育性相并的節拍器呢?
將“宇宙冒險”和節拍器理念融合,創造出在宇宙飛船節拍器,將節拍器訓練功能與“接PG精靈回家”動畫效果融合,生動活潑。
按照功能區設立的節拍數敲響鼓面后,幫助PG小精靈成功跳上飛船的方式,輔助孩子們進行節奏訓練。
同時,在敲響鼓面中,讓孩子們直觀感受節拍,也讓日;竟τ柧氉兊貌辉倏菰,讓每一個小朋友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節奏感。
成功的音樂教育,真正要做的是引導每一個孩子愛上音樂,促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塑造正確的音樂審美、陶冶人的情操。
怎樣實現這個目的,是每一個教育者需要去思考的問題,也是一直孜孜不倦探索和完善的目標。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