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樂團“主帥”呂嘉打造“夢之隊”
一年一度在“十一國慶節”前夕亮相的全球華人樂團“主帥”——指揮大師、全球華人樂團團長和藝術總監呂嘉再度吹起了“集結號”,本周,全球華人樂團的音樂家們將匯聚北京,在呂嘉的率領下開始為音樂會進行排練。呂嘉表示,中國擁有眾多在世界一流交響樂團中擔綱重要位置的優秀音樂家,把他們集結在一起展示華人音樂家的整體實力,將打造出一支具備國際一流水平的節日交響樂團,一支華人交響樂界真正的“夢之隊”。
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
全球華人樂團于2015年正式授牌成立,呂嘉擔任全球華人樂團團長和藝術總監。樂團致力于展示華人對國際古典音樂形式的理解和貢獻,增強優秀華人藝術家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使命感與凝聚力。呂嘉向記者介紹,全球華人樂團每年固定于9月27日,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的“文化中國·全球華人音樂會”的演出。期間,全球華人樂團還組織了系列進校園、青少年慈善音樂會等活動并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在此基礎上,全球華人樂團將更上一層樓,正在計劃釆取委約作品創作等多種形式,對大眾音樂感染及青年音樂教育進行長期規劃及培養,并有計劃在未來幾年內不斷發展壯大,參加在世界各地舉辦的著名音樂節,同時也將在美國等世界各地進行巡演,提升中國交響樂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的同時,致力于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和民族音樂。
用音樂演繹中國故事
今年是全球華人樂團的第五年,回首這五年的歷程,呂嘉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2015年,呂嘉吹響了“集結號”,分散在世界各地一流樂團的最優秀華人音樂家志愿集結起來,正式組建“全球華人樂團”。呂嘉作為創辦人擔任團長和藝術總監。并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主題繼續開展“文化中國·全球華人音樂會”系列演出活動。
2016年,全球華人樂團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7周年及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為主題,進行“文化中國·全球華人音樂會”演出。并舉辦了“走出去——全球華人樂團·澳門行”,高雅音樂進校園等活動。
2017年11月,呂嘉代表全球華人樂團參加了東京愛樂的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紀念音樂會。2017年12月,呂嘉在首爾指揮韓國交響樂團,慶祝中韓建交40周年。2017年“文化中國·全球華人音樂會”項目,在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的鼎力支持下申請到了國家藝術基金。從這些業績來看就會非常清晰地看到,全球華人樂團是一支目標非常明確,以行動來證明自身價值的交響樂團。
四年來,全球華人音樂會累計邀請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41家權威交響樂團260名藝術家參與演出,合唱團等參演人數逾400人次。觀看音樂會的海外僑胞、港澳同胞等累計8000人次。音樂會以全球視野,聚集華人古典音樂精英力量、致力于打造世界級音樂盛會,展示了海外華人對國際主流音樂形式的理解和貢獻,用西方觀眾熟悉的方式和喜愛的音樂演繹講述中國故事。
全球華人音樂家組建夢之隊
今年的全球華人樂團依然是群星薈萃,這其中,德意志交響樂團首席陸威、悉尼歌劇院首席馬駿一,兩位擁有一流獨奏家水準的“大咖”,都將是全球華人樂團當然的首席小提琴。還有低音提琴張達尋這樣堪稱這個聲部的世界明星級人物。大提琴聲部的朱一兵是海歸中的佼佼者,在國內外的舞臺上都極其活躍,在國內擁有大批的“粉絲”,而與他并肩作戰的梁寧、趙耀,則分別來自瑞士圣加侖交響樂團和美國圣地亞哥交響樂團。
至于管樂聲部,此次幾乎囊括了全球華人所有高手中的高手,堪稱“豪華級”陣容。其中,德國廣播愛樂樂團的圓號韓曉明更是因為他曾經有過在柏林愛樂樂團的演出經歷而大名鼎鼎,但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的顧聰無論實力還是名氣都已經更上一層樓。此外,來自英國愛樂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北德廣播交響樂團、瑞士羅曼德交響樂團、法國圖盧茲交響樂團、加拿大麥克漢姆樂團、阿聯酋國家交響樂團以及國內的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央歌劇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臺灣東海大學、臺北愛樂樂團的華人音樂家,他們在自己的樂團中基本都是擔綱聲部首席甚至樂團首席,可以說是一支真正由華人音樂家中的樂團精英組成的華人B組交響樂壇的“夢之隊”。
呂嘉,華人指揮家中的翹楚
近年來,呂嘉這個名字越來越與國家大劇院連接在一起,很多人都對他在意大利歌劇上的深厚造詣贊美不已,但其實,德奧歌劇和交響樂更是他的正出。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柏林藝術大學繼續深造指揮藝術,為他打下了扎實的德奧音樂基礎,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卻又是來自意大利著名的特里耶斯特歌劇院——首席指揮,從此,開啟了呂嘉的意大利歌劇之門。2005年至2010年,呂嘉成為了令世界矚目的意大利維羅納歌劇院藝術總監,這讓他的意大利歌劇指揮事業更上一層樓。時至今日,在呂嘉指揮過的歌劇超過60部,在華人指揮家中無人出其右。
作為第一位在意大利國家歌劇院擔任總監的亞洲指揮家,被意大利的音樂評論譽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劇的指揮家”。他指揮的威爾第歌劇《茶花女》被意大利“馬切拉塔歌劇節”評為最佳詮釋。2005年,由于呂嘉對意大利音樂文化的突出貢獻,總統納波利塔諾為他頒發了總統杯。2008年,在意大利比薩羅市的“羅西尼歌劇節”中,呂嘉指揮詮釋的歌劇《賊鵲》又被評為年度最佳歌劇。
從2011年起,呂嘉就任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藝術總監、歌劇總監,不久又升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至今,在這七年中,呂嘉指揮了大劇院制作的中外歌劇二十多部,他指揮的《圖蘭朵》《藝術家生涯》《愛之甘醇》《托斯卡》《漂泊的荷蘭人》等都給北京的樂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部瓦格納歌劇,更是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演奏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中國原創歌劇方面,呂嘉深度參與的《山村女教師》《趙氏孤兒》《運河謠》《冰山上的來客》《日出》《方志敏》等歌劇大獲成功,這之中,呂嘉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呂嘉不僅在歌劇上成就非凡,在交響樂領域亦贏得世界口碑,他是第一位執棒芝加哥交響樂團的華人指揮家,2013年11月,荷蘭皇家音樂廳交響樂團隨荷蘭總理呂特訪華,樂團在呂嘉的指揮下,完美地詮釋演奏了理查·施特勞斯專門為這支樂團創作的《英雄生涯》,獲得巨大成功。被譽為是“一次中國與歐洲最高文化水準合作的范例”。
呂嘉最得心應手作品是德奧傳統的古典和浪漫派音樂以及法國印象派音樂,在歐洲近30年的職業指揮生涯,造就他對德奧傳統音樂深刻理解和對法國印象派音樂色彩及律動完美掌控的成就。而在掌控駕馭樂團上,呂嘉更是堪稱藝術大師,他對作品的深入透徹的理解和對樂隊清晰明確的要求以及音樂中展現出來的令人信服的色彩和深度,深得樂手們的敬佩和信任。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