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譚盾面對面”座談會談音樂人生
“琵琶是中國國樂之王,因為‘琵琶’兩字中有四個‘王’。”譚盾于前晚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的座談會“譚盾100面對面”中幽默地說道。今次座談會并非以講座形式進行,而是譚盾與八大院校的四十五名學生為樂迷提前辦的一場加長版的見面會加音樂會。在三小時內,他為觀眾演奏了多首耳熟能詳的名曲,包括他的“武俠三部曲”,并大談對音樂的態度、靈感和教育。
音樂哲學有趣又易懂
對于藝術的態度,譚盾說:“藝術無止境。在作曲的時候,我對自己極為苛刻。”他指出,現代音樂的創作應該是有傳統、有根的,如何結合現代和傳統、東西方元素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身處一個多元的時代,就像我們一日三餐,一餐吃中式的粥,一餐吃意粉。琵琶是兩千多年前就有的樂器,但可以像電結他一樣演奏,帶有搖滾的態度,現代與傳統碰撞和交錯。
譚盾的音樂哲學有趣又易懂,他將音樂比作化學實驗,認為一場音樂會就是一加一加一等于一,就像今次八大院校的學生,來自物理、化學、藝術、科學等不同學科,因為他們熱愛音樂,惺惺相惜相聚做一場音樂會,相互碰撞產生火花。
在第二節“科學與藝術”座談會中,譚盾談及家長非常關注的兩個問題:孩子愛上音樂或藝術是好還是壞?父母特別想讓孩子學音樂,怎么辦?他認為學音樂和藝術當然是好事,因為藝術會讓家庭發現美,而愛美會讓人更好地製造、分享和享受生活。
學音樂要常親近大自然
譚盾說小時候學音樂是一項好玩的課外活動,特別期待放學后跟朋友一起玩音樂。弦樂更是一項teamwork,讓小孩直接交到很多朋友。家長和老師應該將學音樂的過程變成好玩的東西,不能要求小孩閉門練音樂。學音樂要常親近大自然,大自然可以激發小朋友的想像力,好玩是小孩的天性。譚盾亦表示:“從小到大,在求學過程,很幸運都遇到很好的老師,我欠社會很多,所以只要孩子或家長有所求,我必定回應。”
座談會的最后,譚盾和樂師連續演奏了“武俠三部曲”,是他為李安電影《臥虎藏龍》、張藝謀的《英雄》、馮小剛的《夜宴》的原創音樂,演奏配以電影片段描述一個女人“重生”的故事。譚盾解釋:“這三部電影都由章子怡飾演女主角,三個不同的女人為了愛情、復仇失去生命,我想讓一個女人重回人間再愛一次。”演奏現場更加入拍水和豎琴演奏的水流聲,再現生命的輪回。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