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國家非遺傳承人、一代古琴大師成公亮在南京病逝,享年75歲。武漢音樂學院教授丁承運與成公亮是生前好友,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丁承運評價,成公亮是推動古琴走向當代的示范者。
丁承運從上世紀80年代初結識成公亮,兩人同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介紹,成公亮曾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古琴,先后師承梅庵派大師劉景韶和廣陵派大師張子謙,大學時,成公亮讀的是作曲系,開始學習西洋音樂。丁承運說,成公亮能夠深入了解西洋音樂,同時堅守古琴的傳統技法。
“他為古琴創作了一批當代能夠傳世的曲目,”丁承運說,“文革”期間,成公亮在中國京劇團、山東省京劇團參與《紅燈記》、《奇襲白虎團》等京劇現代戲的音樂創作,同時,他曾將阿炳的二胡曲《聽松》改編成琴曲、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成公亮將這些曲目錄成CD出版,同時寫作《秋籟居琴譜》等5本著作,將古琴表演從書齋推向了大眾。
丁承運說,成公亮身體有恙有些年頭,但一直堅持到各高校講課。2007年9月,成公亮曾來武漢音樂學院做過一場講座,他對武音的學生們說,古琴音樂“要有內心的聲音”。當時,成公亮帶來了他的隨身之物——唐琴“秋籟”,現場演奏了多首古琴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