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CD里的歌曲都太老了,還是我小時候聽過的!”指著《兒童歌曲經典》系列專輯里的一首《小兔子乖乖》,李女士有些失望地說。在西單圖書大廈的兒歌音像區,李女士想給自己3歲的兒子買張新的兒歌專輯,但她來來回回地走了很多遍,卻一無所獲,“根本找不到新的兒歌,而且所有CD里的曲目都差不多,這些歌我兒子早都聽過了。”
其實,除了曲目陳舊、重復,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兒歌音像制品,還潛藏著數量注水、偷梁換柱等問題。這也讓家長們郁悶不已:拿什么兒歌獻給你,我的孩子!
曲目陳舊,新作難覓
在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新華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等地,兒歌專區貨架上的音像制品著實不少,看起來真是琳瑯滿目。但若拿下來仔細對比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兒歌專輯里,曲目重復率相當高,而且基本都是老歌。
仔細看李女士拿在手中的專輯,《小燕子》《健康歌》《數鴨子》等兒歌是80后、90后小時候聽過的,《讓我們蕩起雙槳》《一分錢》《我愛北京天安門》等則是70后們耳熟能詳的,再往后看,《賣報歌》等抗日戰爭時期流傳的兒童歌曲也收錄其中,聽這些歌長大的人,現在估計已經是爺爺奶奶輩兒了。
粗略統計一下,目前市場上的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娃哈哈》《丟手絹》《小燕子》等出現頻率極高,幾乎每三張專輯就會出現一次。其中,《世上只有媽媽好》幾乎被所有的兒歌專輯收錄,重復率近90%。
這也折射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近年出版發行的兒歌新作寥寥無幾。“六七年前的《吉祥三寶》和《愛我你就抱抱我》已經是比較新的兒歌了,現在確實沒有更新的了。”王府井新華書店兒童音像專區的店員說道。
曾創作《拾稻穗的小姑娘》《小手拍拍》等著名兒歌的“兒歌爺爺”、國家一級詞曲作家吳頌今認為,近幾年確實很少有新的、優秀的兒歌作品產生,這和兒歌創作者年齡普遍偏大有關系,“想寫出好的兒歌其實很困難,它要求創作者必須對孩子們的思想感情有細致全面的了解。可是大多數年輕詞曲創作者喜歡寫流行歌曲,對寫兒歌不感興趣,從事兒歌創作的都是中老年人,對孩子的喜好又不太了解。”
曲目不夠,換名來湊
雖然多年以來兒歌市場上的新作不多,經典作品也數量有限,但讓人驚訝的是,擺在貨架上的兒童音像制品數量卻非常之多,而且動輒就是“300首兒歌大全”“中外兒歌合集”之類的“大部頭”音像制品,少則六七張碟片,多則竟有16張之多。而仔細觀察這些音像制品的目錄,還能發現,同曲不同詞、同歌不同名、同名不同碟的問題非常嚴重。
《字母歌》和《小星星》是兩首曲調完全一樣的英文兒歌,但因歌詞不同,就被算作兩首兒歌收錄在《英文兒歌經典》之中。“《你拍一我拍一》這首兒歌的版本也非常多,如果把每一個版本都收到一張專輯中,總數看著是多了,但調子其實都一樣。”李女士說。
如果說把“一曲多詞”的兒歌當作是多首曲目還可以理解,那“同歌不同名”的現象就讓人十分無奈了。同是一首《我是一個粉刷匠》,不同出版機構發行的音像制品中名字均不一樣,這家叫《我是一個粉刷匠》,那家叫《小小粉刷匠》,而另一家又叫《粉刷匠之歌》。還有《外婆橋》,在有的兒歌音像制品里就被叫作《搖籃曲》《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
還有些出版機構更“聰明”,把同一首兒歌收錄在同一套全集中的不同碟片里。在一套由16張DVD組成的兒歌全集的音像制品中,《鈴兒響叮當》先是被當作“節日類”兒歌收錄;在另一張碟片中,它又被當作“英文類”兒歌收錄,購買時如果不仔細辨認,根本無法在成百上千的歌名中發現曲目的重復。
對此,中關村圖書大廈的一名店員坦陳:“經典兒歌曲目不過幾十首,如果都用一個名字集中在一張CD賣,顧客買了一張就不會再買別的了。”
偷梁換柱,或涉侵權
把幾十首經典兒歌“包裝”“注水”成上百首來賣,“好賣”是表面原因,實際上還有可能是因為編輯在工作中出了錯漏,甚至是為了規避版權問題。
“一首兒歌出現不同的名字,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吳頌今說,“比如很多人都會唱的‘春天在哪里’,這首歌的名字其實叫做《嘀哩嘀哩》,是著名兒歌作家潘振聲創作的。因為被廣泛傳唱,很多人就把第一句歌詞‘春天在哪里’當作了名字,但是出版發行時也如此,就屬于編輯工作的差錯。”
另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音樂制品的著作權人對其創作的作品享有版權。在著作權人生前及去世后的50年里,想出版音樂制品,必須先得到歌曲著作權人或中國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授權。據從事知識產權法工作的業內人士周女士介紹,一般情況下,一首歌曲的詞、曲都擁有著作權,有的詞曲甚至不能分開使用,“私自給歌曲改換名字,有可能構成侵權行為。而在出版歌曲時改變名字,讓人一下看不出來這是哪首歌,有可能是為了規避版權問題。”
如今兒歌音像制品的質量也令人堪憂。據吳頌今介紹,錄制一張質量精良的兒歌唱片,至少需要花費二三十萬元:無論是前期的詞曲創作,伴奏編曲,還是歌曲的演唱,抑或是后期的錄制與合成,都對設備質量有極高要求,并需要由專業人士來完成,“但有些音像制品公司直接在網上下載兒歌,甚至盜用正版兒歌進行翻錄,導致現在的兒歌唱片質量參差不齊,歌詞吐字不清、音效毛躁等問題。”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